凡途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凡途第2部分阅读
    能给雒明添麻烦他还是很高兴的。

    起初的一段时间,雒明真的是苦不堪言。有时一晚上得几次起来卖货,才刚刚睡熟就又被吵醒。休息不好,白天做工时没精打采,要是让铁匠师傅发现他偷懒,还要受责罚。雒明只有咬牙坚持。

    好在没过几天,这新鲜劲一过,这段时间就几乎没有人再来买货了。

    这太平世道的,没有『毛』病的谁大晚上出来买兵器?即便是买农具的农民也在白天来,夜里就都回乡下了。

    像昨天夜里那位客人的情况,毕竟不常有,估计对方也是看到门口的牌子,才会试着叫门的。

    第一卷  第五章 卖剑3

    第5章卖剑3

    这边师傅铁青着脸,头顶青筋突显看样子是气的不轻,边上是些幸灾乐祸,等着看白戏的学徒们,所有人都看着站在门口显得无错的雒明。

    “什么宝贝?”雒明装傻充楞傻傻的问道。

    “啪!”怒极的师傅一拍边上的桌子站了起来,激动的就要上前动手。

    “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说的是正梁上挂的那两把‘镇店之宝’!我昨晚查验时还在的,别和我说你不知道?!”

    铁匠师傅怒视着雒明,边上立马有个拍马的学徒递上一杯茶。

    “师傅,您老人家消消气,别为了个‘傻子’再气坏了身子那多不值!咱慢慢审,反正人在这,又跑不了,该怎么罚还不是您老说了算。”这学徒神态恭敬的说道。

    这人一通的溜拍马让师傅气消了不少,于是又坐回到太师椅上。狠狠瞪了一眼雒明后,端起学徒递上的茶喝了一口,压了压惊。

    “哦,那两把剑啊?我卖了”。

    雒明傻傻的回了一句。

    “噗!”

    刚喝了一口茶,打算消消气的铁匠师傅直接将茶喷了出来。

    “什么?!”以为自己听错了的他又问了一句,“你刚刚说什么?”

    “我,我说,我把那两把剑卖了。”雒明语气有些唯唯诺诺。雒明平时在这些人的面前说话很少,语气也低。

    所以说出这翻言语这些人并没有听出戏弄他们的意思,只是雒明的话让这些人吃了一惊到是真的。

    出人意外的回答,让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脏话,打算狠狠羞辱雒明一番的铁匠无话可说,郁闷的他脸『色』一会青一会红的不停的变化。也让边上准备好,要添油加火准备帮腔挖苦雒明的众学徒,一阵愕然。

    正观察铁匠师傅的雒明,见其脸『色』变换心里一阵的暗爽,但面上表情依旧平静。

    屋里平静了好一会后,这铁匠师傅才缓过劲来。

    “说,你一共卖了多少?”语气比刚才到是明显的缓了不少。

    要是雒明把两把剑买的价钱过低,他仍可怪罪与他。

    这家兵器店的其他兵器都是明码标价的,谢绝讲价。在整个青林镇,雒家的兵器店是最好的,品质保证,你爱买不买!

    为独这几件“镇店之宝”的价钱有戴商榷,都说雒家兵器有品质保证里面说的品质,就是这几吧“镇店之宝”了,在整个镇上其他兵器店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为了标榜这品质,这几把武器价钱定的极为离谱,本来挂在店里是要当个招牌的,也不打算真的卖掉,要是让这兵器都被轻易给人买走了,以后还要怎么招揽生意?

    也有好事的学徒问过,如果真的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剑,铁匠师傅多少钱能割爱?毕竟店里的收益和师傅息息相关的,按照当初和雒家的约定,每卖出一把兵器师傅都会有五成的收益。

    这武器一直挂在梁上,可是换不成银子的,反正有好几件“镇店之宝”呢,少个一件两件的问题不大。这铁匠师傅知道他的手艺也就在这种小镇混的开,比他技术强的工匠不知有多少?!按照市价他这种工艺的武器在别的城镇最多也就三十两上下。

    思索良久,他告诉手下的学徒,要真有人愿意高价买剑,可以,但不得低于四十两。临了还嘱咐了句,谁要卖掉了一把,就准谁一个月假,另有赏银一两。

    众学徒听后顿时激动异常,可从这铁匠师傅定下这规矩之后,这么多年就从没有卖出去过一把,毕竟这年头人都不傻,真识货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货的价钱。剑虽没有卖出去,这个规矩到是被学徒们拿来当笑话,时常的提起。

    这也是为什么众人,在听到雒明说将那“镇店之宝”卖掉!还一卖就是两把时的震惊之处了。

    惊归惊要是告诉这铁匠师傅,雒明将这两把剑按四十两一把的价钱卖掉,在思想上他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这价当初是他自己定的,虽然他定的就很不靠谱,可勉强还在能接受的范围。

    在这个小镇能出的起这些钱的本就不多。

    不过要是告诉他,这剑能按原价卖出去,打死他都不会信。这年头哪找这么有钱的傻子去?

    即便是当时雒明自己亲手卖出那两把剑时,心理承受过硬的他都以为自己在做梦呢,也愣在那里好一会。

    这也是雒明到如今还都『迷』『惑』的原因,昨夜那人怎么看都不像能吃亏的人,而且对方看到价钱明显的迟疑了下,要是对方真的讲价雒明当然会便宜些的。

    雒明也是有些见识的一见对方就是非常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其中的晃价?竟会直接的买了,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不过现在这和他雒明可是没有有什么关系,对方一句没问,就按价交钱。

    他总不能上赶着告诉人家,‘客官,你当大头了’这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再说,从昨夜那位客官付帐的表情来看,对方根本没有把这么多银两当回事。

    当然这些都猜测,现在雒明是不会说的。

    听到铁匠师傅问自己卖了多少?

    “五十两”不管对方要吃人的表情,雒明依旧傻傻的回道。

    雒明才不会傻到把全价卖剑的事说出来呢,他信奉的原则是人敬我一尺,我也敬人一尺。

    对于面前的这些小人,雒明打从心里厌恶。他知道什么便宜自己能占,这点银两那位客官跟本不会看在眼里,和那木盒比起根本算什么,他能心安理得的私自扣下。

    而那个木盒不同,自己决不会奢望,对方就算现在没空过来,以后也必然会回来取的,想起对方的凌厉眼神雒明就一阵不安,他可不想惹祸上身。再说有老夫子的谆谆教导,雒明又怎么会让亲人失望,做那小人行径。

    雒明直接把剑的价格瞒了一半,价格报的太高,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到会惹来对方的怀疑。雒明又使坏的一下只报了一只剑价格,好让对方以为自己卖的太低了,想再让他出个丑,再看看对方被耍的嘴脸,雒明恶意的想。

    不管雒明多么的成熟,他毕竟太小,几岁的他还有喜欢捉弄人的小孩心理,只是他藏的太深别人看不出而已。

    铁匠师傅刚要发作,突然想到了什么,稳了稳情绪又问道。

    “是一把五十两,还是两把?”边上的众学徒也好奇的听着。

    雒明见这回气不到对方,颇为失望。

    “一把五十两。”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百两银票。

    铁匠师傅虽然有了心里准备,可心还是猛抽了一下,紧接着陷入狂喜。

    三两步抢上前,接过银票仔细瞧看。边上其他学徒都是一副即羡切恨的表情,狠狠的瞪着雒明,狠不能拿出百两银票的是自己。

    要知道,现在国内还算太平,没有大仗可打,武器买卖自然不好做。店里平时只卖些便宜的农具,炊具这样的生活用品。真正值钱的武器,平时两三个月卖不了一把,店里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十两银子,雒明突然做成了如此巨大的一笔买卖,别人怎么能够不眼红。

    雒明将着些人的表情尽首眼底,心里只是冷冷一笑,面上丝毫未变。这些势利的小人表情,雒明早就无视了,这些人跟本不配自己留意。

    满脸笑容的铁匠师傅,小心的捧着银票,将其放到眼前仔细的瞧着,仿佛要把这张银票看穿。看了足有一刻种才恢复常态,抬头打量起雒明。

    这可能是他这么久以来最认真的一次看雒明,这师傅也是知道雒明身份的,像他这么势力的人自然知道该向着那边,这也是他没有事就爱刁难雒明的原因。

    “小子,把卖剑的经过说一遍与为师听。”

    雒明从未当这人是自己师傅,早料到对方会盘问经过。直接把昨夜的经过稍做删减的讲与其听,对昨夜的客人形容的神采非凡,天下少有,让这位铁匠师傅觉得万分后悔没缘与其见面。

    说到卖剑这段,雒明说道,对方路经这里有很急的事,起初对方也被这价钱吓了一跳。雒明灵机一动就说那个价钱是两把一对的剑的价钱,可能是对方真的很急,一咬牙就卖下了双剑。

    师傅没有想到平时老实巴交,还有些呆呆傻傻的雒明有时到也有些急智。

    在他看来多半是这孩子运气好,他才不关心对方为何卖剑,他关心的是对方花了大头钱,会不会回头来找!现在看来是对方诚意买剑,还是外地人,多半不会再回来了,于是铁匠师傅心情大好。

    “恩,不错,‘傻子’不错!不愧为师平日栽培你,干的好!哈,哈哈。”说着就欣慰的径自大笑起来。

    面对如此不要脸的人,饶是雒明平日心理过硬,嘴角也抽搐了一下。好一会,终于等这位师傅笑完了。

    这人也真是高,短短几句,变脸的本事真是一绝。

    “为师赏罚分明,雒明你立此大功,自当有赏。今日为师准假一日,你平日颇为劳累,可出去好好游玩。”说完就再没有下文了,说的好相天大的恩赐一般,当初答应卖掉剑后许诺的诸多好处,只字未提。

    这话一说出口,让边上这些嫉妒的要命的学徒们心里平衡了不少,脸上又都『露』恶心的笑容。

    雒明都懒得搭理他们,他早就猜到对方不会有什么大的赏赐。但听到对方的话语,心中难免腹议了一翻,

    “这铁匠师傅,不但脸皮厚,人还如此吝啬,人活到他这份上也真是极品啊!”雒明苦中做乐的想着。

    那边‘极品’已经乐呵呵的找掌柜的分赃去了。

    他也要快些想想怎么利用这难得的假期了,只有这一天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一边想着雒明一边快步走出店铺。

    第一卷  第六章 书斋

    第6章书斋

    青林镇的清晨,空气格外的清新。

    嘴里咬着刚刚买回来的包子,脚步轻快的走在小镇的街上,淡定的脸上嘴角微微上弯,衣着破烂的雒明丝毫不为两旁行人投来的异样眼光所动。

    今天他的心情很不错,刚刚看完店里那些人的丑恶嘴脸,滑稽的表情,又有如此美味的早餐可以享用。

    要知道平常都是最后一个吃,往往轮到他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留下,这也为什么他的脸『色』总是这么菜的原因。

    “这个早上还真的很不错呢!”雒明心里感慨着。

    一边打量两旁的店铺和行人,一边考虑如何度过这珍贵的一天假期。

    “时间太短要不然就回去看望老夫子了,半年没见也不知道老人家身体怎么样了?”

    眼前的青林镇在雒明眼里还是十分繁华的,半年前他还是一个只知道‘村’有多大的‘乡下’孩子。

    半年来他所能接触到的,也只是铁匠铺所在的镇南,几条靠近镇口的普通街道。那几条街的繁华程度,根本无法和镇中心的五条并排的宽敞街道相比。这不这才刚到早上,就已经有成群的行人了。

    看着两旁店铺里摆放的各种的新奇事物,饶是雒明尽量想保持平静的表情。可四下打量的眼睛,和其内的不时闪光,却出卖了他。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是孩子都有好奇心,哪怕他心『性』再沉稳成熟,也都避免不了还是孩子的事实。

    当初青林镇的形成,是由几个在官道两旁做生意的商家店铺,慢慢阔展而成的。镇子整体形状狭长,一条南北走向的官道横穿小镇中央。

    这条官道两旁的店家也就此成为小镇最热闹的地方,人流比别处多了不少。

    雒明现在就站在其中一家书斋的门口,这是一家古朴的老店,店面并不大。和别的店的中奢华的装饰相比,这里有另一种韵味,店内的摆设古『色』古香。

    想不出好去处的雒明觉得,在这里看一天书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选择这里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不是雒家人开的店铺,当初雒家为了显示雄厚的实力,所有的店铺招牌都做了相同的标记,了解的人,一见便知。

    这条街上的店铺,一眼看过去有一多半都是雒家产业,可见其势力有多大。

    现今这个世道,读书的不多,像书店这种没有多少利益的买卖雒家自然看不上眼。

    迈步进入店中,雒明就被摆放在四周的各种书籍吸引。店内的伙计,见雒明一身落魄的装扮,只是显得略微惊讶,并未『露』出鄙夷和出言驱赶他,这让他对这家店的印象好了几分,同时也对这间古朴的书斋产生了一丝好奇。不过转眼这点好奇,就让一本他没有看过的书代替了。雒明童年几乎都是在读书中度过,对书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家店里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别看店面很小,但这家店的格局安排的很巧,错落有致的书架,并不占空间,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多是雒明没看过的。老夫子的藏书毕竟有限,要不然也不会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

    雒明百~万\小!说的速度很快,这是从小锻炼出来的,除了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要推敲琢磨,其他的书都一目十行。毕竟时间有限没有办法,他只能快速的挑些易懂的书来看,可这在别人眼里就是像是在一页页的翻书。

    做什么事情,只要投入进去,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当雒明被伙计从入『迷』的状态中换回时,才发现他太入『迷』了。连午饭都忘记解决了,如今店家已到了快打烊的时候了。见到伙计不满的眼神,摆明了在说他不懂装懂。雒明也不与其辩解,快速挑了几本书向柜台走去。

    柜台里站着一位青衫老者,手里捧着本书正在细细品读,不时点下头,似有所思。

    一见就是个爱书之人,这也让雒明的语气亲切了许多。

    “掌柜的,麻烦算帐。”

    听到有人叫自己,这名老者才将目光移出书本。

    待见到来人的这一身着装打扮,饶是多年来见过风浪的他,也诧异了一下。不过随即便恢复了常态。来他店里买书的,大多是饱读诗书之人,大多会注意修养举止。一些庸俗粗鄙之人,偶尔误入店中,也会很快的离开。

    像今天他接待着位小客人,着实有些意思。落魄的打扮,幼小的年纪,如果是在别的地方见到,他一定会以为对方是个讨饭的小乞丐。

    但看对方的意思,明显是要结帐,这到是有趣的很。再细看这孩子,老人更觉惊奇,别的孩童与大人讲话多会表现出腼腆,胆怯,无理,天真等多般表情。可眼前这孩子,平静的很,站在自己面前显得那么淡定。

    如此镇定的表现。老人见的多了,不过那都是经过一些大风浪的人表现的气度。衣着虽然脏『乱』,那都是外在,细看下这孩童眼神灵动。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凡,老人不禁对眼前这个少年产生了好奇。

    这老人可是不一般,早年在京城为官,也是附近成名的人物。晚年落叶归根,辞官回乡安度晚年。自己又是个闲不住的『性』格,便开了这间书斋,闲来无事偶来百~万\小!说打发时间。他的眼光自是不凡,见到雒明不禁心里赞道,好涵养,好少年。

    要知道人老成精,何况老者在官场混迹多年,早就炼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心志如此坚定的年轻人,老人不是没有见过。在京为官时就接触过不少,但那几个年轻人都多是一些古老家族或是高官王府出来的后辈。

    良好的家庭教养,显赫的家世,长久的熏陶下,在加上自身的修养,要成为心志坚定人还是不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家族和高官的后人中,经常出现能力超群,气度非凡的精英才俊。

    可看眼前少年的这身打扮,老人猜测,难道是哪个家道中落的家族里出来的?

    细看一下,确又不像,那些青年才俊因为从小便有优越感,眉宇间多少都会带点高傲,天之骄子难免自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