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皇叔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百零六章项王祠
    与坐在路旁那块大青石卜边喘着粗与边重重地敲着盾她刚李治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元婴却跟没事人似的。一点儿也没感觉到疲惫,站在半山腰上俯瞰山下,远眺天南,虽然这里距乌程县城已有将近二十里的路程,不过在现在万里无云,艳阳高照的条件下,远远地还是能够模糊的看到乌程县城的轮廓。

    “独孤表兄,此山既然名为“卞山”想来这名字应该也有些来历吧?。李元婴揉了揉看得有些酸的眼睛,随意挑了一个话题问道。一起上山的这十七骑里,那八个滕王府亲事不算,现在还能够气定神闲地说话的,除了他以外,也就只剩下薛仁贵和独孤延寿了。

    “滕王殿下猜得不错!”原本脸色还有些涨红的独孤延寿在休息了一会儿后。很快也就不见了疲色,笑眯眯地回道:“滕王殿下应该知道西楚霸王项羽吧!”

    “哦?这卞山的来历难道还跟西楚霸王项羽有关?”李元婴一愣,瞪大眼睛问道。

    “确实如此”。独孤延寿领道:“当年楚国灭亡后,项氏一族为楚国宗室。惨遭屠杀,所以项羽便随其叔项梁流亡到当时的吴中一带,也就是现在湖州乌程县!幕当年项羽在吴中起兵,募得八千江东子弟,兵屯之处,就是在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卞山之上!”

    “原来项羽还是湖州人!”坐在青石上的李治听到独孤延寿的声音传来,也不禁惊讶地叹道:“虽然雅奴也曾读过太史公的《史记项羽本纪》。但这个却不曾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皇叔之言果然不谬啊!”

    “难怪某昨日入城的时候,沿途就看到过两个项王庙,原来如此”。李元婴闻言也只是笑了笑,转而迷惑不解地问道:“既然此山与项羽有关,那又为何叫做卞山呢?。

    李治这时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从青石上跳了下来,重重地朝地上跺了两下脚。朝李元婴和独孤延寿这边走了过来,点头道:“是极,是极!既然此山与西楚霸王有关,那也应该叫做项山、籍山或者羽工吧!”

    独孤延寿笑着解释道:“两位殿下有所不知!虽然当年项羽兵败垓下,自刻乌江,不过即使刘邦称帝后,吴中百姓也都没有忘记这个西楚霸王,滕王殿下昨日也看到了,仅仅乌程县城里,就有好几处的项王庙,而且还自地尊项羽为“卞王。!乌程卞山本名土山,因为项羽当年曾驻兵于此的缘故,久而久之,也就被江东百姓称之为“卞山,!而且在卞山主峰云峰顶之巅,还修于一座不小的项王祠。因为卞山上还留有不少当年项羽留下来的遗迹的缘故,所以即便云峰顶之巅人迹罕至,但也同样是终年香火鼎盛!”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能够被江东百姓纪念如斯,项羽也不枉在这些上走一遭了!”李元婴轻声一叹,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知流淌过多少名噪一时的帝王诸侯,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最终也只能卧龙跃马终黄土。而能够被民间百姓如此自尊崇的。除了项羽以外,恐怕不会有第二人了。想到深处,李清照那句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李元婴不觉就脱口而出。

    “好一个“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壮哉!”独孤延寿抚掌赞道:“延寿早就听过滕王殿下在京师所作的那《侠客行》,虽然已经年逾不惑。但听之亦不免砰然心动,不禁生出对“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想往。

    不过比起那《侠客行》来说,延寿窃以为殿下刚才信手指来的这句诗作意境更为深远,读起来兀自凛然生威。难怪虞公他老人家对殿下如此推崇,盛名之下无虚士啊!不知殿下这诗何题呢?”

    薛仁贵也随之接声道:“滕王殿下说的不错!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就是要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元婴顿时愕住,苍天作证,霸王作证。他这回真是有感而,一点也没有显摆的意思。唉,继白居易、李白、皮日休和崔颍之后,我们这位滕王殿下,终于将他的魔爪伸到了女同胞身上。

    占人家李清照的便宜,确实有点不好意思啊,李元婴摸着鼻子,尴尬地说道:“不过是一有感而作罢了,独孤表兄谬赞了,当不得表兄如此评价!至于它的题目,,现在正值夏日,不妨就称其为《夏日联句》好了!”巧合得很,这诗的原题就是《夏日绝句》,只是现在还没有“绝句”这种说法,而是称之为“联句”所以李元婴也就稍稍作了一点改动。

    不的不说,自从来到了唐朝以后,李元婴脸皮的厚度,那是见长啊!“不过是一有感而作罢了这话说出来脸都没红过一下。

    “妙哉!”这种天降的溜须拍马的时刻。又岂能少得了郭文忠的身影呢。虽然他现在还是

    头蔫脑的模快也就从地上爬了起来,涎着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