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耀时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四章 高考和复大(2/2)
因为在这一天,阳光电子技术研究院孙燕和姜万在耗费了近百万的研究经费之后,终于研究出了阳光电子的自主数字解码芯片。这个芯片的解码率是国外厂商的两倍。效率更是飞利浦、索尼芯片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周行知道,历史上万燕也曾研究出这样的芯片,可惜那是国外厂商已经联手制定了影碟机芯片标准。万燕的解码芯片最终因为过晚问世,而成为了一个鸡肋。

    同一天下午,周行授权阳光商务会社特务部部长叶冷冷,在北京召开了记者布会,叶冷冷拿着这一个小小的芯片潸然泪下,富有感情的说道:“这是我们国人自主研的第一代高科技继承芯片。它是数字科学的基石,可以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影碟机等数字成像领域。今天,我们在国和美国共同申请了专利。在美国更是申请了国际专利。这枚包涵着国人科学智慧的芯片,将以‘阳光’命名……”

    阳光芯片的诞生更多的是具有民族意义,但在普通民众之间却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老百姓们只关心价格会不会便宜等等问题。却对阳光芯片在各种领域的运用,不是太过了解。相反,在国的电子界,阳光芯片的诞生刮气了一阵强烈的飓风。许多这个领域的能人纷纷拜访阳光电子试验研究室,希望可以从吸收经验,看看阳光芯片的功能和原理。不过这个要求自然是会被拒绝的。技术的绝密性即便周行不说,阳光电子的人也是明白的。不过对于这些学者学家们,阳光电子自然报以热烈的欢迎态度,一个阳光电子试验研究室是远远不能满足阳光电子的展需求的。阳光芯片的诞生虽然暂时压制住了国外厂商的风头,但人家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得积累摆在那里,只要是集资金研究,比阳光芯片更快捷更高效的芯片立刻就能诞生。国的技术底子毕竟是十分薄弱的。所以在这方面,周行开出高薪,只要是愿意加入阳光电子试验研究室的,只需要挂个名头,并且签下保密合同,就可以成为阳光电子的技术顾问,享受阳光电子的诸多福利,并且进入阳光芯片的研究序列,共享其的技术机密。

    这个条件虽然有部分的限制性,但仍旧吸引了许多学者们的加入。国第一块芯片的名头,为阳光电子聚集起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6月日,阳光影碟机(.o版)正式定型。正式版的阳光影碟机使用了阳光芯片为核心,强力增加了影碟机的纠错能力和放映能力。特别是放映能力,其他影碟机可能需要读存的时间,甚至有时会有卡碟的现象,但阳光影碟机却不会存在这种错误。甚至它的画面更加清晰,更加生动。此次阳光影碟机正式版并没有急于上市,周行把时间定在了6月5日。在此之前,技术部门依然要完善阳光影碟机的组装流程。而周行更多的则是在策划一场广告效应。

    6月日,周行偕同徐予鑫抵达北京,这次来北京的目的,一是来处理一些积累下来的事务。二就是来完成阳光影碟机(.o版)的上市广告策划。事实上,这类的策划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广告公司,而且阳光电子的附属部门里面也有一个广告公关部门,但周行深知这个时代广告的威力,这是一个广告成就的时代。三株口服液、盖盖等保健营养产品之所以铺天盖地的红火,几乎完全是因为广告业初兴所造就的。周行作为一个熟知后世的人,自然要有所准备的。而且,此次来京,事实上周行准备祭起一个“大杀器”。原本,在和国美电器的竞争,万燕电子是周行准备的一招后手,只是后来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成了黄光裕的援手。虽然后来周行利用强大的资金优势挖走了万燕电子的技术基石,但“雄霸电子业”的梦想却自此落空,直到现在,虽然阳光芯片强力问世,但国外的厂商依旧虎视眈眈,周行肩膀上的压力大增。特别是国内的影碟机供应商纷纷问世,诸如步步高、索尼、三星等影碟机厂商在六月份纷纷出炉,正式角逐国影碟机市场,为本来就已经硝烟弥漫的影碟机市场,更添了几分杀机。不过市场的份额却被这些厂商极度开了出来,根据阳光电子相关部门的预测,9年下半年的影碟机市场,很有可能突破百万台市场总合预计可能突破十亿大关。如果阳光电子还能维持5o%以上的市场份额,那么无疑可以在短短的半年之,取得五亿以上的营业额。这个数字出来之后,周行自然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阳光电子这一块上。

    在外患纷扰,市场逐步扩大的时候,周行自然要寻求一些办法,来稳定阳光电子目前的统治地位。而这个手段,先就是广告。特别是对于即将投放到央电视台的广告。

    阳光商务会社与央电视台因为李白涛的关系,建立起了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周行和央电视台策划室主任雷东平,经过李白涛的介绍后,竟然“一见如故”,已然成为很交好的朋友。这次周行的第一站,就是为了拜访这位央电视台策划室的主任。

    在央电视台大厦,雷东平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周行以及与他一起前来的徐予鑫。

    两人客套了一番后,周行笑道:“雷大哥,这国电影公司现在都已经改成股份集团了。怎么央视就不打算变动变动?要知道,作为比国电影公司更大更老的国字牌企业,央视旗下的一个央六套,就是价值好几百万呢”

    周行口的央视六套价值几百万,却是几天之前的事情。周行答应要为影集团董事长韩平说服央视“放弃”央六套,只是这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雷东平虽然与周行的关系甚好,但在公事上却是一丝不苟的,最终周行代表国电影集团,以五百万的高价,收购了央六套这个频段。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北京哄传了好长一段时间,甚至上了全国行的《光明日报》。周行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只不过《光明日报》并不知道周行具体年龄,报道的时候也是一笔带过,而且也不是头版头条,关注的人相对的要少一些。而那些知道周行名头的人,也不会感叹他“花钱如流水”,现在的阳光商务集团,比之9年初何止扩大了一倍单单是一个阳光电子,此时的产值已经过亿元。更何况刚刚与国电影集团完成了股份置换的阳光娱乐影视集团业绩也是一跃飞升,总资产也接近亿元

    言归正传,雷东平听到周行的话后,瞥了他一眼,知道周行话有话,不由笑道;“我是怕了你这样的土财主了,这央视如果可以商业化,恐怕你是第一个举着钞票来购买的人吧呵呵,只是央视是国家的喉舌命脉,是绝对不会有一丝的私人资本在其运作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周行仿佛早就知道雷东平会有这样的回答,他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道:“央视自然是不能商业化,甚至连股份制改革也是不行的,不过万事总有变通的方法。央视也不是不能挣钱。别的不说,央视只要插播上几条广告,自然就有大把大把的资金进入。雷大哥也要考虑考虑目前的大环境,如果央视不进行商业化的话,单靠国家的财政支出,能维持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