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涣惊讶道:“贵府主人原来是名门之后。”徐境道:“主人性情喜静厌烦不愿出仕否则也必做到大官的。”方国涣闻之敬佩道:“贵府主人原来是一位世外的高人。”徐境道:“主人居此多年不问世事但交游一些贤人隐士而已。”
方国涣与徐境谈论了一会见门外雨势小了些便向徐境别道:“不打搅徐管家了。”言毕转身欲走。
徐境迟疑了一下忽唤住方国涣道:“方公子请留步。”方国涣闻之停下道:“不知徐官家有何事吩咐?”徐境道:“时逢雨季一下起来不是三两日能放晴的方公子安心住了便是待天气好转了再走不迟。老夫见公子年轻有为知书达礼不忍你自家空呆这几日而耗了光阴主人书房内书目甚丰方公子不妨拣几本读读长些学识也是好的。”
方国涣闻之大为感激拱手谢道:“承蒙徐管家一片好意在下感激不尽不过……”徐境笑道:“方公子放心便是我家主人对读书人喜得很也常常借书与人读的老夫也非那般死板之辈。只要公子爱护些书卷不弄破损了闲读几日不妨事的不知方公子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
方国涣见徐境乃是一番好心诚意不忍拂了他的愿便道:“承蒙徐管家厚爱就烦请借阅两卷老庄易理之类的书吧。”徐境闻之一怔继而笑道:“方公子年纪轻轻怎么读这种不实际的书?不过年轻人明些事理也是好的。”便叫仆人找出了《道德经》、《易经》两书方国涣双手接过谢了徐境自回房间了。
第二天这雨果然便连上了下得愈大起来天地万物都罩在了这片水气当中。方国涣见了也自无可奈何。自与那位有些神秘感的袁灵在牧野相识之后方国涣每有“悟道”之心所以向徐境借了阐理明道的经书索性研读起来。但是方国涣训诂释文的方面差些加上《道德经》、《易经》二书经文晦涩难懂读起来不甚明了于是摇头沉吟道:“道理、道理大道之理!得道才能明理知理方能悟道或许便是这个道理了。”忽而自家哑然失笑道:“什么乱七八糟的看来这神仙之道不是能从书上学来的。”随手把二经书丢在一边不再理会持了罗汉子自家对局起来。
过了五六日这雨非但未停反而更加大了起来方国涣知道一时间走不了便耐着性子住了下来。又与了徐境五两银子以代茶饭之资徐境倒也没有推却自是收下了每日的饭菜自然又改善了些。
大雨一连下了十余日到了这天晌午才完全停了下来显是天水漏尽了出现了盼望已久的阳光。方国涣自是松了一口气知道明日可以动身了便拾了《道德经》、《易经》两部经书来到了书房徐境不在便还给了一名清洁房间的仆人。
回来时路过一处矮墙方国涣偶一抬头见矮墙里面的一处房檐下站着一位神态清雅的中年儒士面呈忧虑的望着天空。此人无意中一回头正好与方国涣目光相遇方国涣不知对方是何人但以礼貌性的点了一下头。那人也自点头示意报以友好的微微一笑方国涣回以一笑便转身回到了房间。
刘库这时送来饭菜正于桌上摆放见方国涣回了来便道:“这雨下了十多天今日终于放晴了。”方国涣道:“是啊!看来明日我也要动身了扰了贵府多日心中委实不安。”
刘库笑道:“恐怕公子近几日内还是走不成的。”方国涣一怔道:“如何走不得?”刘库道:“这些日子雨下得太大村口的道路被山水冲断了数条大沟没有三四日是修不好的已困住了很多进出的人。刚才我还去看了这场雨水来势迅猛冲淹了很多户低洼处的住家。”方国涣闻之大急道:“这如何是好?”
刘库道:“公子不妨再多住几日待道路修好了再走不迟。徐管家吩咐小人告之公子一声不要心急安心住下便是。”方国涣无可奈何的叹然一声道:“多多谢过各位也只能再候几日了。”
方国涣用过茶饭便出了齐宅到村口望了望果见村内通外的道路被山上下来的水冲断了数处深沟水流湍急又不断冲刷毁坏之处几十名村民正在担土抬木阻修。方国涣见之摇摇头踱步而回。
方国涣回到房间内欲寻《易经》再读忽想起已送还了回去索性取了罗汉子在绢布绘制的棋盘上摆列了一组孙奇布过的孙子兵法图式稍加变化使得阵形又复杂了些。昔日独石口关外天元一战孙奇把那部《孙子兵阵棋解》中的兵阵在天元棋阵中几乎都摆布了出来方国涣在指挥全局与女真大军激战时无意中把那些兵阵的阵形及其变化竟然都记住了闲时以棋子摆布一阵随意变化自是叹服孙武创此棋上兵阵之妙。
这时门外一个声音道:“方公子在吗?”门一开徐境走了进来。这十余日方国涣的房间内除了刘库每日三餐送以茶饭外倒无别人来过。方国涣见是徐境忙起身相迎。徐境一进来便道:“老天终于放晴了不过通外的道路被山水冲毁了公子还需再住几日。”
方国涣道:“在下也刚刚知晓也只好再扰贵府几日了。”徐境道:“方公子不要客气你自家误了行程也是急的……”徐境忽然看见了桌上方国涣刚刚摆布的棋阵不由惊异道:“怎么?方公子也是懂棋的?”方国涣道:“适才闲着无事自家摆来取乐罢了。”徐境此时脸上忽呈喜色。?.ppa{netet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