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道前传:使命(全本)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黑白道前传:使命(全本)第15部分阅读(2/2)
是,本市第一小学的师生们知道了,全校师生也捐了一千二百多元,当林荫看到校长送来那成角成分的零币,忍不住再次流泪了。他握住校长的手,誓般说:&ot;请转告师生们,我们公安民警万分珍视这份意,一定以出色的工作来回报他们!&ot;

    后来,又有一些学校采取了同样的措施,最终,捐款总数达到六万多元,严德才终于进了省城医院,上了手术台。医院的专家教授们听说了清水公安局这件事,也深受感动,全力以赴,手术取得了成功。术后,专家们说,如果再拖一段时间,肿块肯定会癌变。做了手术就基本没问题了,只要注意保养身体,半年后就可以做一些轻微工作,一年后完全可以正常工作了。

    这件事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省里一家报纸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赶来采访,要予以报道。就在林荫接待的时候,于海荣来了,把他和方政委找到一边,低声传达了万书记的指示:这种事有损清水形象,不宜宣传,今后再搞这种活动也要谨慎。

    林荫只觉的心里搁了一块冰。可是,于海荣说完后又拿出一些钱:&ot;这是万书记的捐款,一千元。&ot;接着又掏出一百元:&ot;这是我的一点意思!&ot;

    于海荣走了,林荫和方政委却好半天回不过神来,闹不清万书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林荫想起上任后遇到的一些事:侦破市委大楼案件时,在电视台上公开通报案,动群众提供线索,万书记不允许,说有损清水形象;苗雨在采访自己的时候,说了两句清水社会治安复杂,存在黑社会活动,受到他的批评,理由也是损害清水形象;现在,给困境中的民警捐款,他又觉得有损清水形象。难道形象是靠封锁信息来维护的吗?如果这样,这个形象又有什么意义?这种好形象究竟对人民群众有什么好处,这形象到底是谁的形象……

    林荫越想越多,可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2

    严德才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工作经费紧张的局面并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严峻。这天,分管常务的周副局长走进林荫的办公室说:&ot;林局长,我现在正式跟你谈,全局经费只剩下不到五千元。恐怕连半个月都维持不了,每月的水电费、电话费就一万元,现在已经欠电业局两个月了,我一直跟人家说好话,才没被掐电。而且,公安部要求从今年十月一日开始换新警装,平均每人两千多元,仅市局开支这块儿就得一百二十多万,市里答应给四十万,剩下的八十万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还一点指项没有。这装咱换不换,下半年工作经费从哪儿来,我是一点招儿也没有了,你说怎么办吧!&ot;

    3第十二章(3)

    听着周副局长的话,林荫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成了一个大疙瘩。

    这个难题比破案、维护治安还让他头痛。不但头痛,而且还憋气。

    这算什么事呢?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职责,却没有经费保障。已经二十世纪末了,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不断上涨,可仍然按七八十年代的标准拨给。这就造成经费上的一个大缺口。更主要的是市财政困难,保工资都费劲儿,根本不拨给工作经费。对公安局还算照顾,全年拨给三十万。这个数听上去好象不少,半年不到,市公安局查办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已经达到四位数,哪起不需要办案费?车、油、外出办案旅差费,这三十万让这么多案件一平均,每起二百元都不到。由于经费紧张,不能及时解决旅差费,遇到着急的案子,办案民警就要自己借钱垫上。仅今年上半年就欠民警旅差费十二万多元。好在公安机关有一项权力--罚没,上级规定,公安机关的罚没款百分之百返还,用于办案。可由于市财政紧张,也没能认真执行,明明答应得好好的,可好不容易弄了点罚没款交上去,又被财政挪作他用了,连百分之七十都没返回来。目前对公安机关执法要求又越来越严,随意罚没违反规定不说,还损害形象,影响&ot;双评&ot;名次。因此,自林荫上任后在罚款上要求不紧,经费也就格外紧张。除此而外,林荫还安排政工科搞了一下调查,历年来,财政已经欠全局民警工资七百多万元。把调查报告打给市政府和财政局,如泥牛入海,什么问题也没解决。现在,又出来八十万元的服装款问题。怎么办?!

    林荫对家里的事从来没管,了工资交给妻子就完事了,他懒得管这些琐碎事,太分散精力,可对公安局长的经费却不能不操心。公安机关开展工作要自己张罗经费。这种事要传到外国去肯定是笑话。其实,周副局长已提过几回了,因为太忙,一时顾不上,现在,问题迫在眉睫,再回避不行了。

    真是火上浇油。就在这时,市里又召开大会,要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参加,议题只有一个,为世纪工程捐款。会上,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做了动员,公布了修建公园方案,成立了指挥部,由万书记亲自任总指挥,整个工程投资三千万,市财政投资一千万,其余两千万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原则,主要靠集资和捐款解决。全市的各个企业根据规模大小,每家二十成、十万、五万、两万不等。各部委办局也下达了指标,公安局是个大局,共四万五千元,必须在半个月内交齐,如果单位没钱,就从单位职工工资中扣缴。其他行业也没落下,全市出租车就每台一千元。

    这叫捐款?

    指标一下达,会场上就议论纷纷,都是叫苦声,不满声。可万书记咳嗽一声顿时鸦雀无声。接着,万书记做了一番讲话,什么世纪工程是提升全市城建水平的需要,是争创全省精神文明标兵城市的需要,是迎接新世纪新展的需要,全市人民的需要,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云云。最后,眼睛瞪着全场说:&ot;我知道你们有困难,可没有困难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捐款任务必须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完成,谁要完不成现在提出来,辞职,换能完成的干!&ot;

    没人站起来。一是不想辞职,二是不敢承担与市委不一致的罪名。

    接着,是一些企业当场捐款。还真有捐的,多是私人企业,有十万八万的,三万五万的。光华集团捐得最多,一下子就捐了一百万,市电视台还专门播了新闻,屏幕上,大军子风风光光地把一百万元的支票交到万书记手中。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民警气得骂街。林荫就亲耳听到秦志剑在走廊里吵着:&ot;年年捐款,工资说扣就扣了,捐款不是自愿的吗?我不自愿,谁扣我的工资试试?工资都不能照常放,还搞什么世纪工程?什么全市人民的需要,别强jian民意了。全市人民是通过什么渠道表达自己需要的?我怎么不知道?再说了,捐上去的款由谁掌握,怎么监督,谁能保证里边没有?说是建工程,用到工程上一半就不错了,都他妈揣个人腰包了……&ot;

    4第十二章(4)

    秦志剑虽然偏激,可还真让他说对了。不久,修建公园就承包给了本市的一家私人建筑公司,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叫什么花四海,是个瘸子,人们都叫他&ot;花瘸子&ot;。而花瘸子正是大军子手下。

    也就是说,大军子捐了一百万元,得到了这个工程。他的一百万也就捐给了自己。

    工程落到这种人手里,还能有好吗?

    紧接着,公园建设指挥部又召开城建、税务、工商、公安、安全、土地等有关部门的讲话。主要是放宽政策,为世纪工程建设做贡献。公安局的任务是,免收外雇施工队伍的流动人口管理费,同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世纪工程建设的安全保卫工作,使工程顺利进行。

    林荫召开党委会研究,大家也没好办法,只有牛明出了个歪主意:&ot;办法……说来也有,咱局不是有两台就要报废的破车吗?修修,再喷上漆,跟新的一样,交给世纪工程指挥部,让他们给施工队顶钱,去年就有单位这么干!&ot;

    这是什么主意,不是坑施工队吗?咱们是公安机关,哪能这么干!

    牛明冷笑一声:&ot;这主意不好,哪位拿出好主意来,最好交现钱,市里还满意!&ot;

    林荫虽然没有接受牛明的主意,却受了启。晚上,他愁绪满肠地走出大楼,手抚着冰凉的石狮想心事。忽然想到,早就现公安局门外摆着这两座石狮不是那么回事,还听说每座花了两万多元。而世纪工程的项目中就有一项是建市郊公园,何不把这两座石头狮子捐出去,顶了捐款……

    大家听了林荫的主意,都拍手叫好。跟市里一说还真成了。这个难题总算顺利解决。

    可是,林荫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换装经费没有着落不说,全年工作经费马上就要花光了,要是再不想办法,工作就要停摆了。那还了得?

    想了很久,林荫终于有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其实,这个办法也是受牛明的启。

    卖车。他要卖掉自己乘坐的4500。

    可是,当他提出这个意见时,党委成员都不同意。

    方政委说:&ot;不行,你这么忙,整天东奔西跑的,没台象样的车怎么行,说啥也不能卖车!&ot;

    周副局长更是反对:&ot;林局长,你这么干是寒碜我这管常务的,逼得局长把车都卖了,叫我咋见人?&ot;

    牛明的意见更有力:&ot;公安机关要快速反应,咱们这里路况差,4500最适合,真要卖了,出个什么急案子可耽误事了,要不,我为啥自己弄台车开呀……再说了,堂堂公安局长,连台象样的车也没有,实在也不好看,真要因为没钱把车卖了,传出去对咱公安机关的影响也不好!&ot;

    一贯和牛明对立的纪检书记老靳这回却一反常态,和牛明保持了一致说:&ot;我也不同意卖车,咱们用车不是摆阔,也不是,是工作需要……市财政怎么到这份上了,逼得公安局卖车,没钱还搞什么世纪工程,有这么过日子的吗?&ot;

    黎树林等人也反对卖车。

    司机老孙绪低沉下来。他开这车好几年了,一向精心维护,比疼独生女还上心,听到消息后倒没说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时就擦车,要不就闷闷地坐在驾驶度上想心事,看上去让人心里不得劲儿。

    可是,林荫态度坚决。他说:&ot;我听老公安说过,七十年代前,咱们清水公安局只有一台吉普车,也没耽误办案。我不反对必要的物质条件,可是,物质条件也不是唯一的。如果不卖车,下半年的工作怎么开展?两相比较哪个轻哪个重?难道公安局因为没有经费不开门,不办案,我们领导坐着好车就形象好吗?再说了,我也不是不坐车,4500卖了,买台&039;桑塔那&039;完全可以吗。这么一换,就能倒出十多万元来,够两三个月用的了!&ot;

    可是牛明一句话就把他堵住了:&ot;那过了这两三个月怎么办?钱花光了还卖啥?咱公安局能靠这种办法支撑吗?&ot;

    林荫知道,牛明这么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屁股底下有一台车,虽然是大军子给的,没花局里钱。可如果局长都把车卖了,他一个副局长再把着个专车也说不过去。然而,又不能不承认,他的话确实在理,公安机关靠卖固定资产过日子,实在不是办法。

    5第十二章(5)

    可是,火烧眉毛,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呀!

    这天夜里十点多了,林荫为经费的事犯愁,还没有躺下,突然响起电话铃声,抓起话筒,亲热而爽朗的笑声传来:&ot;林大哥,听说你为钱的事犯愁呢,这咋说的,你眼里还有没有小弟呀……&ot;

    原来是大军子。林荫心生反感,皱着眉头,嘴里虚应着:&ot;啊,没什么,能解决……&ot;

    &ot;哎呀我的局长哥哥,你怎么这么见外呀,&ot;大军子不容分说地:&ot;行了,别犯愁了,这事小弟包了。老曾盖楼我捐了一百万,你来了也不能少于这个数,咋样,够不够,不够再多点……&ot;

    多容易,只要你一句话,一百万就来了,而且还可以再多点。但是,这种钱你能收吧,这种人的钱你能收吗?

    当然不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全市公安民警穿着他花钱买的警服,传出去成何体统,如果公安机关靠他的钱来工作和办案,还怎么打击他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此,林荫坚决拒绝,话说得客气而又坚定:&ot;谢谢您了郑总经理,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有党和政府支持,经费问题是能解决的。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过,如果您钱真多的花不了的话,我劝您资助一下那些贫困农民和下岗职工。再见!&ot;

    说完就撂了电话。

    那一头,大军子拿着话筒却好一会儿没有放下,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从心灵深处潜生出来。

    在旁边听着的二军子见哥哥这种表,忙问怎么样。大军子摇摇头:&ot;看来,这人跟我们是没有妥协余地了,早晚要冲咱们下手,做好准备吧!&ot;

    二军子:&ot;操他妈,不识抬举,不能让他干长……&ot;

    3

    林荫跟方政委谈了拒绝大军子捐款的事,方政委完全赞同:&ot;对,他的钱绝不能收。如果收下,他肯定到处传扬,那清水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公安局?&ot;

    老靳听说这件事后,还专门找到林荫说:&ot;林局长,你做得对,我完全支持,如果收下他的钱,今后还怎么打击他的违法犯罪活动?!&ot;

    唯有牛明持相反的态度。党委会上,他冷笑着说:&ot;人家是人大常委,是支持我们公安工作,有什么不能收的……不收可以,可经费怎么办?咱们还换不换新装?&ot;

    是啊,怎么办?

    这时,办公室副主任郝正忽然找到林荫,说他能给局里搞到钱,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他说:&ot;林局长,我看你为钱愁成这样,实在于心不忍,才想出这个办法来的。是这样,我常跑财政局,和管局长挺熟,知道他跟省财政厅关系不一般,时不时的给哪个部门要俩钱,去年财政局盖家属楼,他就要了三百万。我把咱们局的况跟他说了,他说,只要你瞧得起他,他可以帮忙向省财政厅请钱!&ot;

    太好了。林荫跟方政委说了这件事,方政委虽半信半疑,可也禁不住诱惑,就和林荫一起赶到财政局找到管局长。管局长还真挺痛快:&ot;既然你们这么看得起我,我就跑跑看,凭我的关系,他们怎么也能给点,最少也得三十万二十万的,多了百八十万也未尝不可!&ot;

    林荫和方政委见他说得那么把握,都乐了。可刚乐了半截,管局长就开出了条件:&ot;这个……我帮你们忙是没说的,不过我也有点小事……闺女马上就中专毕业了……&ot;

    明白了。方政委怕林荫坏了事,急忙抢着表态:&ot;小事一桩,你的闺女就是我们的闺女,只要管局长帮我们解决了经费问题,市里没意见,咱闺女就是警察了!&ot;

    管局长乐了:&ot;那好,一为定!&ot;

    林荫和方政委回局,立刻召开党委会,通报了这个况。党委成员们一听都乐了。周副局长还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掌握的况:虽然地方财政困难,可越往上钱越冲,特别是财政部门从来不缺钱花,省财政厅掌握着全省上百亿资金,别说厅长,就是处长科长们也控制着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如何下拨,在不明显违反原则的况下,他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至于拨给谁,就看下边的工作了,要不,怎么有&ot;跑步(部)前(钱)进&ot;的说法呢?管局长的话绝对可信。

    6第十二章(6)

    对于接收管局长女儿的问题,林荫有点为难。

    可是,党委班子大多数同志都同意。接收一个人就接收一个呗,也没什么违反原则的,一下能换来上百万资金,太合算了。大家逐一表态,都同意做这种交换。可林荫总觉得不是回事,就问:&ot;有人提意见怎么办?&ot;牛明张嘴就说:&ot;那还不好回答?谁能带一百万元资金来,咱一律接收!&ot;

    林荫征求老靳的意见。老靳摇着花白的头说:&ot;林局长,你别为我为难,我儿子虽然一直没分配,可我不能跟人家比,别说一百万,就是一万我也拿不出。我同意大家的意见,为了清水公安工作,就妥协吧!&ot;

    在这种况下,林荫也不再坚持。靳书记说得好,一切都是为了清水公安工作。于是,再次找到管局长,问何时上剩管局长说,你们准备一下,越快越好。林荫问准备什么,管局长说:&ot;总不能空手套?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