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39章
    查!开国侯府今日送了些什么节礼来宫中,是何人送来,皇后宫中怎么会出现肖似武昭仪的人偶!高宗顺势吩咐道。

    复又缓和了神色,一一亲自扶起宰相们:老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今日冬至,老大人们回府团聚吧。相信厌胜一事自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江南也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打一巴掌揉一揉,高宗轻飘飘的将老臣们送出了宫。

    他又叫来尉迟宝树:你速派人去江南道查探消息。要快!朕怀疑燕绥此行受阻,消息无法传回。

    尉迟宝树想起三弟媳妇正是杜燕绥夫人的堂姐,父亲十来年未上金殿,却为了杜家破例,尉迟家俨然已和杜家休憩相关,站到了一起。他心知事qg紧急,长揖首道:皇上放心,臣这就去办!

    皇帝虽然软硬兼施阻止了老臣们奏请召回杜燕绥问罪,流言再一次传遍了长安城。

    杜家祖孙三人正和乐的吃着素馅饺子,消息就传了进来。

    女匪首自称为帝?岑三娘惊得下巴都差点落地。她从来不知道除了创建大周朝的武则天,还有女子当过皇帝。

    真实的历史上,在唐高宗永徽四年,浙江一带的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qiángbi掠爆发了起义。领头的女子名陈硕贞,自封文佳皇帝。单从历史来说,陈硕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子。只是和武则天几十年的当政相比,如流萤与皓月之光,实在微不足道,知道的人并不多。

    像岑三娘这种,连武则天的生平也只知道个大概,就更不清楚了。

    杜老夫人做出了和皇帝同样的叛乱:江南道到长安,八百里快马加急,不眠不休,也要十天。这是十天前的消息,休得惊慌!

    岑三娘虚心求教:祖母。相公走了一个月,怎么也不见让驿站送封信来?

    杜老夫人慈祥的看着她道:所谓八百里加急,是驿站专门养着脚力最好的马,只为紧急军qg奏报使用。你生在建国之后,哪里知道打起仗来,用八百里加急送私信,是死罪。我估摸着呀,就算两匹马换着骑,一天休息两个时辰,也要二十天才送得回信来。二十天前,燕绥刚到江南道,qg况还不熟,哪能随便叫人写信来说qg况,且等着吧。

    然而不知qg况的长安百姓怒了。国公府大门外常有人扔烂菜叶砸。厨房的曹妈妈也苦着脸来报:……上好的菜蔬不卖给我们。说少爷兵败误国。

    真是岂有此理!岑三娘叮嘱不让老夫人知道。换了素净的衣裳,戴了帷帽悄悄带了丫头出府。

    她特意去了长安城最热闹的酒肆打听消息。换了几家听了,才进得新的一家酒肆坐下,就听到有人慷慨激昂的陈述:放着那么些大将不用,偏用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上任人唯亲,不听老臣们劝谏,难不成把江山让给一个贼妇?!

    有人应和:咱们进崇文馆为什么?读书不就为的是替朝廷效力,治国安邦么?丹凤门外请愿去!

    呼拉拉站起来一大群头戴书生巾,身穿襦生袍的年轻学子。

    崇文馆?崔家二郎三郎不就在崇文馆读书吗?岑三娘仔细寻找,果然看到书生中崔季冬的身影。

    学子们起身往外走,那崔二郎只站着不动,瞬间就落到了人后。

    教唆着学子们去跪宫门给皇帝施压,好让皇帝召了杜燕绥回来问罪。自己却要开溜。岑三娘怒从胆边生,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家休听人蛊惑!坏了自家的前程!

    她的声音又清又脆,蓦然响起,吸引得众人回头去看。

    ☆、舌战

    舌战

    她的声音又清又脆,蓦然响起,吸引得众人回头去看。

    见角落榻间站着个身穿银白色胡服,头戴帷幕的女子。身边站着两个身穿青色衣裙的婢女。

    学子中有年长的就站出来道:这位小娘子有何高见?为何出言阻拦?

    岑三娘见众人停下脚步,施了一礼道:妾身听昨诸位为国事慷慨陈诉,yu去跪宫门请旨。心中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位才子。江南刁民叛乱,朝廷派杜将军出征平叛,不过一月时间。战事一夕数变,就算是八百里快马报奏,不眠不休,消息传到朝廷也要十天时间。再传遍长安城又需一两天。尔等安坐京中,围炉谈论的不过是十来天前的消息,又怎知此时江南的战况?为了不确定的战况贸然去宫门跪坐请旨,岂不可笑?

    她伸出一根手指头,语气轻松:这是其一。其二,妾身听闻各位说起纸上谈兵四字,妾身觉得可笑之极。你们拿着十来天前的消息去宫门跪着,想bi着皇上临阵换将?说杜将军纸上谈兵,你们这叫什么啊?妾身倒想送你们四个字:书生误国。

    众学子不由一愣。

    崔季冬使个了眼色,人群中就有一人喊道:休听这妇人胡言,女贼自称为帝,聚众五万,哪怕是十来天前的消息,也是消息。可那杜燕绥除了半月前只传回消息歼灭了三百人,至今消息全无,定是败了!再不召他回京问罪,恐明日江南两道就全落入女贼之手!咱们速速前往宫门请愿,朝廷早一日改换将军,江南的百姓少受一日苦!

    皇上英明神武,三位宰相老大人辅政,都没有议出个临阵换将的主意。难不成这位煽动大家伙去宫门闹事的才子觉得自己比皇上还英明,比宰相大人更有学问?岑三娘反唇相讥,轻轻松松的把话题换了。

    两顶高帽子扣下去,那学子指着她你你你了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