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卦帝刘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97章 不全是吹牛
    在三国世界呆的时间越长,刘封就越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些偏颇。

    以前他认为这里的人就会吃牛,武将动不动就请战,谋士动不动就献上一计,办成一件大事儿。

    时间久了才发现,许多时候,他们还真的不是故意吹牛,而是都有一种迷之自信。

    自己有了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想干什么就去干,似乎没有谦虚就是美德的观念。

    整个社会风气似乎都是这样,你说自己有本事,别人就拿你当有本事的人看待。

    你说自己没本事,别人就以为你真的没本事。没人会去特别考虑你是不是在谦虚。

    或许是距离战国和秦代的时间还短,三国的人还颇有一股战国时代人的阳刚之气,不像宋、明以后那样,人们都崇尚内敛,变得猥琐、谦卑甚至阴柔起来。

    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时候,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虽然还时常侵扰汉地,但是,只要大汉一出兵,基本上就会地吊打那些家伙。

    即使是现在大汉处于乱世,对于那些周边部落,也保持了绝对优势。曹操前两年出兵北征乌桓、鲜卑,就是一例。

    刘封看准了出征沃沮一事,所以也就不再犹豫,自己高调出面,争取这个机会。

    “太白,军机大事,不可戏言。你真的有意出兵平定沃沮”?

    王烈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意思,其实他也是在。

    “此外,你若真能获胜,还可把田庄周边的一百二十亩地给你”。

    “明公如此爽快,丰恭敬不如从命”。

    “太白多久能为我平定沃沮人”?

    “明公征讨高句丽要多久”?

    “半年”。

    “明公凯旋之日,便是我平定沃沮之时”。

    “好,便以半年为期。军中无戏言,若是太白届时做不到,可别怪我军法从事。太白若是反悔,此刻还来得及”。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便如此定了”。

    “太白,此事非同儿戏,还要三思而后行”。

    管宁又出来劝阻刘封。

    “谢谢幼安先生美意,吾意已决。届时必让明公满意”。

    刘封告辞离去,公孙康和王烈又呆了一会儿,也告辞离去。

    两人一人一骑,马踏着碎步,随意地往城里走。

    “主公,难道你真的指望陆丰能平定南沃沮”?

    “长史以为呢”?

    “陆丰虽然易术造诣深厚,但带兵打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