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回小时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32部分阅读(2/2)
屋,江家父子和陈明亮也等在屋里了,原来是要合在一起吃饭,但却不见江义施和他妈妈马小娟老师,刘老太和刘老太的老伴宋老爷子也没在。

    余明月正疑惑,就听江浩民主动在旁边说了起来,原来江义施是和他妈妈回外婆家过年了,而刘老太两老口,也是进了市区,和儿子一家团年还没回来。

    难怪呢,初一时江老爷子他们上彩云村,江义施那小子竟没跟去。原来是回了他外婆家,余明月这才清楚过来,不然以江义施那小子的性子,有机会到她家里晃一圈,哪会给放过了,照王老太的说法,只要有机会。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挡不住江义施要往彩云村跑的。

    几家人都是熟得不能再熟了,热络的吃过饭后,陈明亮主动的就提起了白天没完的话题。

    听说余家想在房团屋转的荒地上种上些果树。江家父子都沉吟了下,还是江老爷子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后,道:“我看这能行,也是好事。浩民怎么说?”

    江浩民刚才自听了这事后,也是回顾了下如今的政策。听他家老爷子也是老上级问来,忙是很正经的道:“目前没这方面的政策,上面也没这方法的号召,但就像明亮刚才说那样。以荒山植树的名义,倒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现在都在大力提倡大家义务植树造林。只是”

    江浩民停顿了下,才接着道:“只是这将来政策会是怎样。我们如今也说不清,这要是被国家收回去了,余大叔你们可就白忙活了。”

    听了这话,余天周也是沉吟了下,才是眼巴巴的问道:“那,那如果有人管时,我们自愿交税呢?嘿嘿,年前小月不是买了个收音机嘛,听收音机里说,哪什么什么地方,又在开荒什么的,好像交钱就能开的吧?”

    自买了收音机,余天周一得空就听,在田里干活时,也是把收音机装在衣袋里听的,可没少听到如今的时事,这才有此一问。

    他这话也倒是问到了正题上,江浩民笑道:“在区里这块,我是主抓农业的,省上到是没给我们这头下这样的政策,而且就我所知,我们省范围内,也还没有这方法的政策,余大叔你说那个,是西北那方的事了,那头国家早就在这么搞了。”

    江浩民一说完,江建军就接了话,道:“浩民,这就是你考虑得少了,国家出了政策,那早晚是要搞到我们这方来的,那是迟早的事而已,你在这方面,还没你余大叔有远见了。”

    余明月一直跟两个老太太做一块,乖乖的听着几个男人讨论国家将来的政策,只一个个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很是吃惊。这些人,做为不知未来发展,却靠着一点点信息,预见了将来的政策发民大方向,可是不简单的,而且最让她吃惊的是,她那做为一个老农民的爷爷,竟然也有如此远见。

    几个男人就那么一问一答,一人接一句的分析着,最后都觉得她家先悄悄占上地种上树是可行的。

    见这事定下来,余明月欢喜得不行,一个劲的翘嘴偷笑,直到听她爷爷提起城里盖了个棚户房的事,余明月的心又提了起来。

    余明月倒不是担心她家非法在市区占地被发现,而是迫切的想知道,政府方面关于这方面的政策。

    江、陈两家,在听余天周今天竟然在城里搭了棚子占了地的事,都很是吃惊,要说,这事要是在今年之前发生,那可是吃枪子的大罪,在1987年政策出台之前,国有土地,是严令禁止买卖和私自占有的。

    听江义施把后果一讲,余天周和余志清是吓得够呛,但知道政策发展的余明月,却没当回事。因为她知道,自1987年政策出台后,国有土地是可以买卖的了,而且分成了商用,生产用,和居住用,三种性质的用地,是可花钱购买的,关键是你买不买得到。

    见家里两个大人吓得久久回不过神,余明月想了想,还是出声问道:“江叔叔,收音机里不是说,土地是可以买的吗,说买来建大厂可以用多少多少年,买来盖房子当商店又可以用多少多少年,买来住,又是能用好几十年。”

    听了余明月这不清不楚的一句话,几个大人都被逗笑了。

    “哟,我的小人精呢,你咋还有心思听这个。”王老太笑得不行,把余明月一把抱到怀里,点着余明月的脑袋后,正经道:“国家的政策,可不是你小孩子家家能乱讲的,乖乖听大人们商量大事。”在江家,商量大事,孩子是没权开口发言的。

    江建军老爷子刚才也是被逗笑了,这时接了话笑道:“嗨,你们这些老太婆,还没个孩子爱听时事,小月刚才可没说错,咱们国家现在土地是能买卖了,余老弟和志清你们父子两也不用紧张,我们刚才也就是那么一说。”

    安抚完被吓到了余家父子,江老爷子才道:“自从去年出台了土地买卖政策,不少人就开始在城市内和周边占地了,你们时常进城,应该也能看到,如今城市里有不少私自搭建的建设和棚户房,但现在政府方面也没出台相关到处理办法,而且私搭私建的人也不在少数,法不责众,你们搭那棚子也是为方便卖菜,先搭着,等有了政策再说也不是不行。”

    江老爷了说出这话时,江浩民明显有些异议,但也只是敢多看了江老爷子几眼,并没敢反驳。

    但江老爷子是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了江浩民的小心思,瞪了江浩民一眼后,接着道:“在场都不是外人,我也是实话实说,大家想想,早家买卖土地是重罪,但为什么如今又能买卖了,究其原因,那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咱们国家如今改革开放了,国家开始招商引资,不少外商来到沿海一带开始买地办厂,那就得买卖土地,你不让人家买土地,只让人家往上边盖厂房,这算怎么回事,那这土地就必须得卖,但你不能只卖外国人吧,国人当然也要一样对待,只是这买去的土地,使用权是多少年而已,所以这不,去年终于是出台了相对健全的土地买卖政策。”

    江老爷子,这算是给在场的,除了两个在职男人外的几人,上了堂时事课,对于这些,余明月虽然知道结局,却是不知道过程得,也听得很是起劲。

    前世她不关心这些,但重生到这年代后,才发现,每一个政策,都能关系到她是否能领先一步,挣上大钱的大事情,但此时后悔已是晚了,只能凭借前世仅有的记忆,努力走在政策的前沿,但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

    以于余明月来说,这晚上收获不小,荒地上种果树的事,是能办的了,过不了多少天,听说农用车也要下放到各乡各村了,她家买车的事也就是不几天的事。

    而且江老爷子还赞同她家先非法这么占着市区里的地,而王老太也说,等刘老太回来,她会让刘老太去问问刘老太的儿子宋长河。

    余明月也是这晚,听王老太说了才知道,刘老太的儿子宋长河,刚好就在市里的国地局工作,这事问宋长河,是再合适不过。

    余明月觉得,她这两辈子真是大不相同,上辈子是实在太不如意,但这辈子却真是好运相随一般的,太太走运了,那么前世人家能买下的地,她这世自是能买下来,如今唯一要做的,就是怎么存上更多的钱,去买下那块地了。(未完待续)

    ps:亲们,春节都没敢出门玩耍,早早备下的喔,给娃娃点鼓励,来些票票吧,么么哒。

    第116章 大事不好

    事情商议完,余天周要回旅馆住,陈老太死活不让,所以当晚余明月和家里两个大人,就在陈家借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起来,三人这才是到长途车站坐了车赶回了彩云村,这边一下就,正好孔兴明和孔兴江兄弟带着菜,正在路边准备等车进城。

    盖了棚子的事,自是得给孔家说一声的,余天周直接就把这事给说了,并把其中一把钥匙交给了孔兴明。

    “大姑爹,等我们回来,就把盖棚子的钱拿一半给你。”孔兴明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会一半钱正妥当,以前露天坝子也就算了,可这盖了棚子,在这么白用,就说不过去了。

    “不用,不用。”余天周忙是摆手,道:“该怎么卖菜你们还是卖着,亲亲戚戚的,说什么给不给钱的话。”

    两人就这么推了一阵,最后,余天周扫眼看了看站在旁边想要说话的余明月,想了想才是道:“今年城里不少人都私自占了地,搭棚子,说不准以后这些地都是能买的,你们兄弟两个今天进城也长个心眼,要是看到小区门口还有合适的地,能搭也占了地搭一个吧。”

    私自占地搭棚子?孔兴明心中一愣后,算是明白了过来。

    我说呢,难怪不收钱。孔兴明咧了咧嘴,感谢了余天周两句,才是看向了站在旁边一直当木桩人的孔兴江,道:“兴江你在这守着,我跑回去一趟,说不准今天还真要用到些钱。”

    “我回去。”孔兴江只简单的一句,转身就往家的方向跑,他虽然话少。可也不憨,进城卖了这些日子的菜,自是明白了这占不占得到地的重要性。

    对于这个少言少语的兄弟,孔兴明是无奈了,看着孔兴江撒丫子往家跑了,干脆就跟还站在旁边的余天周和余志清,打听起了搭棚子的相关事情来。

    私搭棚子的事。最后是在大院陈家落实下来的。对此其实余天周是不想多讲的,但听孔兴明也只是问问买材料等小事情,也倒没有隐瞒。清清楚楚的给讲了一遍,连能请那黄记材料店的黄老板帮忙盖棚子的事都说了。

    把事情交待完时,孔兴江也从红土坡跑回来了,意外的是。孔明富也跟了出来,看他难得的穿了身最好的衣服。今天显然是要跟着进城了。

    孔明富可是比他几个儿子还精明的,在家里听孔兴江一说,自是看到了这事的钱途,二话不说装上钱就跟了出来。见到余天周时,还很是感激的道了谢。

    此时,余明月对这事却不太看好了。昨天她家盖棚子时,可有不少人眼红眼热。她外公家今天进城去,占到地的可能信确实太小了些。

    但有余天周在旁边盯着,余明月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她现在毕竟还是小孩子,如今只是在心里打算着,要是她外公家占不了小区门口的地,到时她家占医院门口地的时候,一定得把她外公家带上,就是她亲爷爷家,也不能落下。

    这些事,也得等她外公家回来后再说,而且去说的人,还不能是她,得是她妈妈,只是这其中的过程,就得她来操作了。

    没说多会儿话,进城的车也来了,等看大人帮忙把菜给搬上车,余明月这才是跟着家里的大人回了家,开始准备起了育苗工作。

    在20世纪和21世纪,育苗都是有讲究的,一般都用专用的营养袋,装上依照比例拌好了的营养土,但在这80年代后期,却没这些讲究了,只能一切从简。

    余明月也没法讲究了,直接让她爸爸帮着,在院子西边的院墙边上,挖出了块两分来大的地头,分成五垄后,就在垄上直接点上了果核。

    她家这地基,以前就是在自留地上盖的,土头自是不错,点种育苗,也没太多讲究,就跟点花生玉米一样的,用个小锄头,在垄上挖小坑埋上果核就成。

    整个过程,几个在家观看的大人,都是帮忙挖地整垄的打下手,点种全是余明月举着小锄头在那忙活了,看余明月干得像模像样,几个大人乐得笑不停,都夸余明月是个种庄稼的好手。

    桂圆核、荔枝核、毛桃核不是太多,倒是像种玉米一样种下了,桂圆和荔枝点了两垄,毛桃核多了一倍,点了两垄。

    野柿子核却是像撒麦子一样的往地里撒,撒完就用竹枝扫帚在面上扫一倒,把旁边的几个大人看得疑惑不已。

    孔明英看了看,有些稳不住了,忙是抢了余明月的扫帚,道:“哟,可不能这样糟蹋东西,要怎么弄你给奶奶说,可不能这样没耐性,一急眼就这么蛮干。”

    余明月被抢了扫帚本就愣了一下,此时听完,更是哭笑不得。

    “奶奶,这种种小,苗苗长起来也小,当然是像你们撒小菜一样的撒上了,一棵棵点起,多麻烦。”

    孔明英本想反驳,看了看手里比小指甲盖还小的野柿子核,再想想野柿子苗子的大小,一时找不到话说了,有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才道:“咳,咳,那成吧,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野柿子,由着你胡闹吧。”

    经她这么一提,余天周倒是醒了神,问道:“对了,小月,你要吃桃子、桂圆什么的也就不说了,咱们种上拿城里也能卖,可这野柿子,山上一家摘还摘不完的是,你种这东西干嘛呢。”

    余明月被这么一问,心里紧了下,转着眼珠子想了想才道:“现在我就只能找得到这些种种,当然种它们了,野柿子也是能卖钱的啊,去年我们家不是卖了,我好像还听谁说的,这野柿子是能架着借一借,变成家柿子的。”

    “噗嗤~”孔小玉一下笑了起来,捂嘴笑完,才哭笑不得的道:“你这孩子。是从哪学的这不伦不类的话,人家说是嫁接,你懂不懂,不是架着借一借。”

    经孔小玉这么一说,听得云里雾里的一家人,这才是明白余明月说的是嫁接的事。

    嫁接技术,在这兴起提倡科学种植的年代。已经时兴起来了。只是余家还真没操作过这嫁接的事,但却都是听说过的。

    野柿子是能嫁接柿子树的,这个几个大人倒是不知道。但想想听来那些嫁接的技术,也觉得余明月所听说的这事假不了,一时也上了心。

    育苗,做为农村人。几个大人都是有经验的,不等余明月安排。余志清就到牲口圈旁给抱来了干稻草,直接铺在了点好种的垄上,这才是开始帮忙浇起了水。

    把育苗的事干完,余明月也算了了一桩心事。每天又开始有规律的帮着干起了家务活,期间还让孔兴刚和时常跟着上山摘橄榄的余明艳,给挖回一些糖梨儿树苗子。这种糖梨儿树,是嫁接梨子的拓木。就和野柿子树嫁接柿子一样的功能。

    当天,孔家进城,还真是没占到地,因为他们到时,原先在那摆地摊的,都已经开始动工搭上棚子了,但这也没让孔明富几人遗憾多久,因为他们回来的当天,孔小玉就悄悄跟着孔明富回去,在路上时,把余明月透给她的话说了。

    其实余明月也没说什么,只是在当天育完苗后,肚子越来越大的孔小玉带着余明月去扯兔草,余明月顺口说了句:我和爷爷他们看到有个地方有很大荒地,那地方可大了,我们家肯定搭不完,到时要是能让外公家和我大爷爷家,跟我们一块儿搭在那边,就热闹了。

    后来,还把在陈家,江老爷子几人说的那些话,挑着重要的,给孔小玉学了一遍。

    孔小玉想到这事余天周还没在家里明面上说过,听到这事后,当天晚上,就问了余志清,余志清自是没有保留的,把在政府大院的事,和城里不少人搭棚子当了门面的事,给孔小玉讲了一遍。

    自此,孔小玉就把这事当成了当时,当第二天听孔明富回来,说没占到地后,担心孔明富心里着急,就悄悄把这事给孔明富说了。

    孔明富为人处事,一向没话说,听了孔小玉说完后,还交待孔小玉这事不许对外人讲,连罗正芬也要瞒着,说如果到时那边真有空地,余天周那边也松了口的话,他家就跟着去占上一点。

    以孔明富看来,再大的富贵,都不及儿女过得如意幸福,他虽然也清楚早早在城里占上块地,意味着什么,但却不想因为此事,与余天周生出什么间隙,让孔小玉在余家难处。

    这些余明月并不知道,但自她打算着让她妈妈去给她外公透风时,就是完全的信任他外公的决定,不会影响到两家人关系的,这都是因为前世,她跟着外公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了解和信任。

    她外公这人就是这样,永远都是先想到亲人,才想到自己,几十年来,他宁愿自己苦,也不愿意让身边在意的人受委屈,很是重情重义。

    这事完了,没过几天就到了正月十七,各村各社,开始流传起,乡上要往各村发新农用车的消息了,余明月听到后,心里有些打鼓。

    因为照她的想?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