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子彦出征,朝堂之事留给了以楚辞和钱鹤之为首的几位朝廷重臣。当然,楚辞的作用并非是处理朝政,而是用来震慑。他的手段太狠,现在不少大臣都在暗地里议论他为了得到这个官职手上沾满了鲜血。楚辞也不在乎,而且如此一来他的震慑力就比较大了。更别说谁都明白皇帝陛下信赖楚辞,既然让楚辞在震慑他们,那么他离开之前一定给楚辞留下了可以对付他们的东西。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纪子彦给楚辞的权力便是可以不听任何人,包括皇后在内的命令,对他认定了可疑之人抓捕投入大牢。若有反抗者,可就地格杀!光是最后那一点就足够震慑众人了,这要是得罪了楚辞被杀了,那可真是死了也是白死了。
有了这么一个煞神镇邪,有小心思的人也得憋着。纪子彦离京之前宗室倒是提及过让昭王临时掌管朝政,毕竟总得有一个领头羊的。不过纪子彦以昭王至今为止不管朝政大事为由给拒绝了,宗亲想想也的确如此,昭王自小体弱不理朝政也是事实。倒也有心思想要继续游说的,不过一向在宗室说话很有分量的大长公主也出言否了,那些人也就歇了心思。
他们大多都是见识过大长公主的手段的,还是不要跟她正面起争执的好。
离王和昭王也知道这时候伸手不但得不到好处还容易反弹,所以干脆就老实的蜷缩着,等候恰当的时机到来。纪子彦离京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们有的是机会,何必急在一时。
对昭王暂管朝政大事这件事太后居然也持反对意见,这让顾舒白很是惊讶。她还真以为太后昏了头了连这种事情都会同意呢,不过她随后就明白太后之前那么作是因为纪子彦在,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坐稳皇位。而今纪子彦不在,她就恢复了以往的精明,担心昭王等人会趁机夺位。当然最主要的是,若是纪子彦被夺位,那她太后的位置可就坐不稳了。
说到底她还是自私!
不过顾舒白连太后这个人都不在意,更不会在意她的这点小心思,只要别给她添乱就成了。
表面上看的确是钱鹤之几个把持着朝政,然而事实上却是有大部分的决定都是顾舒白下的。这也是纪子彦临行前留下的口谕,凡事可与皇后商量。皇后的话就等同于他的话,但有不尊皇后者,严惩不贷!
楚辞就是那个奉旨要对皇后不敬者处以惩罚之人!
哪怕只是出于对楚辞的惧怕,这些人当中哪怕有那么点反对心思的人也都闭了嘴。楚辞的手段他们没亲眼见过,可是他们完全不想亲身经历一遍。
两三日之后这些人就老实了,对顾舒白这个女流之辈处理朝政之事也没了任何意见。开玩笑,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皇后分明只是后\/宫之主,根本没机会沾染朝堂大事。然而事实却是皇后对任何大小事都很有见地,有的事情她最初是不知情,可是只需告知原委,皇后提出的建议往往都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让他们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