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神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人们对某种观念的具体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形象的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二八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即“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中国古代有十二辰之说,将周天等分为十二分,用十二支来表示,而十二支又有生肖属配,有人认为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以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所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是十二生肖的起源。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的句式,也体现十二生肖作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但该说难免有附会成分,因为二十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岁星说

    木星在黄道上运行,每十二年为一周天,只要看木星所处的位置,便可确定年度的支序。按照《玉函山房辑佚书》记载,每十二年中,“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即三年风调雨顺,三年水灾,三年风调雨顺,三年旱灾。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人们又进而研究出在不同年份造成地球上某种动物适宜的环境,使地球上的植物形成周期性的兴衰,从而使食草类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类、杂食类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口”,并认为,“如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人能够模仿当年适于生长的动物,便有益于他的成长。”而这些动物便成为他的生肖动物,并以此推定各种动物的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十二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