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三章 郭进的车队(2/2)
虎高琪回答说:“武器当然是由兵部负责的啦!哎,等等,不对不对……生产武器所用的原材料是由户部负责采购的!哎,等等,不对不对……可武器打造却又是由工部负责的!……”

    “那到底应该由谁来担负主要责任?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武器质量呢?”

    术虎高琪嘿嘿傻笑,回答不上来。

    金宣宗无可奈何地叹道:“赶快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就坏事了!”

    领导又忍不住问了:“爱卿啊,应该怎样对付杨安儿等反贼呢?”*红袄军

    术虎高琪灵机一动提出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反贼占山据险,不如修建一堵高墙把他们围起来,那些贼人被困在山上,用不了多久就乖乖地投降了。”

    皇帝听了差点儿没吐血。这么大的工程没个三五年怕是完不了工!“悍匪”能乖乖地让你在人家大门口垒围墙吗?况且他们又不是植物,怎么会乖乖地呆在你围建的“自然保护区”里?

    术虎高琪本不是什么将帅之才,也没有什么威望,只是为了保住小命才铤而走险杀死胡沙虎的,没想到却得到了金宣宗的宠信。对于军国大事,这个糊涂蛋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解,可谓无才。无才倒也罢了,这哥们儿还很缺德。

    他嫉妒排挤贤能、培植亲信、树立党羽、窃弄威权、作威作福。有一个书生向他提议说,糺军不足信,恐生乱。(金朝以诸属部军守北方边境,称为糺军,任命节度使或本部领统之。譬如汪古部就是糺军之一,为金国守净州北边墙。)术虎高琪嫌他多嘴便命人用刀杖将其乱棍打死。此后没有人再敢谈论军国利弊之事。在缺德无才的术虎高琪专权下,金朝政局变得更加混乱了。

    前线打生打死,后方自然也是在欢欣鼓舞之时,不断的派出人手,接收战利品,运送各种物资的大车也是连绵不绝,其中夹杂了不少押送的士兵和奴隶,期间打骂声,呼喝声,哭泣声不绝于耳,要不是有旁边民夫装扮的大汉不时的上前维护一番,说不定这一路上,就是这些努力们的血泪之路了。

    不要怀疑,这些民夫打扮的大汉也全都是蒙古王国的属民,不然刚刚大胜而回的随行军士们可不会如此好说话的,当然他们黑龙江万户区属民的身份让这些大汉行事更加的方便,同时随行护卫的蒙古军士们也不敢太过得意忘形,这才能在这一路上让这些原来的金国国民,现在的阶下之囚好过许多,也能让他们有个活下去的希望。

    到不是过金残忍,非要把人当做奴隶来使唤,实在是大势如此,他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况且这些原来的上国国民们,他们所受到的打击太过突然,在还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就成了军士们刀下的阶下之囚,心中肯定是不服气得很,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大军在严重缺少士兵的情况下还要派出不少的军士出来护送战利品和俘奴。

    这些人心中不服,自然就想要反抗,才刚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蒙古军士们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挥舞着手上的屠刀,家队伍中的一些对金国的死忠分子清除,过金自然也乐得轻松,在一旁看着军士们的清理。不是他太冷血,而是这些人太麻烦,是不安定份子。

    要知道,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口,是要充实到黑龙江农垦区去的,有些麻烦能早点清理干净最好不过,其于的那些人,只要他们能在农垦区安定下来,有了自己的田地,有了自己的房屋,有了更好的生活,相信他们也是会老实下来做个安分守己的良民的!

    自从蒙古大军开拔以来,过金就立刻行动了起来,他在调整了一番辖区内的物资安排之后,他就抽调了大批的青壮劳力,利用黑龙江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万户区丰富的马匹资源,组装了近千两大马车,跟在了大军的屁股后面向金国境内进。

    蒙古大军的开局不是很顺利,在刚开始由于不适应攻坚战的关系,很是吃了一些苦头,在一开始还很是吃了几个败仗,这也多亏了过金的这只后勤马车队的及时后勤补充,这让铁木真迅的稳定下了阵脚,改变了策略又重新攻向了金国。

    当然,这只马车队可不是什么蒙古大军的后勤部队,他们原来的目标就是针对蒙古大军的战利品,车上携带的物资都是用来交换战利品的,在过金的想法了,蒙古大军不可能败,他组织车对完全是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出动的,没想到到是还帮了蒙古的军的大忙。自然,铁木真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在调整部署期间大军耗费的钱粮他都会在战利品中补偿。

    这到是让过金赚了不少,而铁木真也觉得身后跟着这么一只队伍,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有这样双赢的局面自然让大家皆大欢喜了。

    车队跟在大军的后面,只到金国的西京大同陷落,车队正式驻扎在那儿,以大同为中转站运送物资和战利品,同时也是过金想把势力范围扩展过去的原因,没办法,黑龙江地区离得中原腹地实在是太远了,没有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基地怎么成?

    待得车对完全进驻大同之时,大同已经是一片废墟的摸样了,铁谷商行在此的负责人更是一脸心疼的看着周围的破败景象嘘唏不已,这一战打得太惨烈拉,虽说最后大同守将胡沙虎弃城而逃,让蒙古大军攻占了大同,但其实蒙古大军也没讨得了好去。也损失了不少的蒙古勇士,只不过经过这一战,蒙古人的信心暴棚,而金**士则是士气大衰而已。

    当时的惨烈大战,这时还在车队众人心中挥之不去!!!

    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的攻防大战吧!

    大同古称平城,曾经是北魏王朝的故都。北宋时称为云州,被五代时晋朝著名的‘儿皇帝’石敬塘送给了帮他登上皇帝宝座的契丹皇帝。这就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个州。

    云州自从归契丹所有,就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被定为契丹的五京之一。每年皇帝都要乘坐车撵,协同文武百官到西京大同府来住上一段时间。

    一方面,巡视一下西部的风土民情,同时也会见一些西部民族的部落酋长,联络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近了解一些西部边防上的事情,对重大的决策作出决定。到了金朝的时候大同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相反还有了相当程度的上升。

    因为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领部分契丹遗民到西域立国,时刻想着要推翻金国,夺回大辽江山。为了要防备西辽的进攻,金朝在西京大同派驻了重兵。作为指挥西部作战,屏障金朝内部安全的屏障。

    而大同这个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里除了原来居住的汉人,契丹之外还有前来戍边的女真兵士,西方的西夏商人,吐蕃马贩子,回鹘玉石商人,买西夏清白盐的盐贩子,手艺高的打制西夏宝剑的匠人等等。

    由此西京成了连接中原内陆和西部边疆的重要纽带,成了金朝对外贸易,赚取外汇的商贸口岸。

    当时的蒙古大军以西京大同做为目标,一方面是出于军政考虑,要斩断金朝的左臂,然后再肢解金朝的内陆。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劫掠这里囤积的丰富资源,特别是金朝廷通过中原的粮食,换来的西域珠宝和奢侈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