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头了。
“请问命案当天王大人为何会出现在孙家店内呢?”
他不耐烦地敲敲桌面:“说过多次。是巡访城内走累了在那处歇脚!”
“好的”我提笔记下“那么进店以后见到什么人呢?”
“谁还记得那么清楚?”说归这样说王郊还是皱眉回忆了一下。道。“因为见着人少才进去的仿佛就那么一两个人。”
“一两个?”
“也许就一人吧!”御史大人说。“女店家在忙上忙下招呼了一声。”
“她当时在做什么呢?”
“不记得了。”
“……”他记性真好按孙二嫂地供词当时应该是正在准备下午食客用的佐料也包括有毒的三碟“喔那么大人还记得佐料碟子放置在何处吗?”
王郊突然把脸转向一边道:“又不是未卜先知怎会知道那小小的碟子会弄出命案。自然没注意了!”
那他进店里都注意了些什么啊?
女主人在忙着配佐料碟子就放在进门右手边的橱柜上王郊坐得又靠外当真是完全不在意即使看到也没留意?
我暗地里摇摇头继续问:“那王大人还记得6续进来的人客么?”
“不就是两个农人把菜放置在店门外面之后便来了李县丞与另外一位什么爷……”
“金爷?”
他点头:“对这两人跟店主人起了口角眼看要闹大被秦大人调停了于是顺便邀请在孙家店用餐。然后进来的就是秦大人你以及几名衙役还有那位张师爷。”
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没有叫停让孙二嫂一锭金子给金老三砸回去搞不好人命案子就不会生了。焉知非福焉知非福啊!
诶?
等等这么说来是临时起意的谋杀?
真地与孟章有关系么?
如果完全是两桩无关的事件却被我考虑复杂化了……
只要剔除总想着完美犯罪的孟章这件案子就算是孙二嫂一时冲动杀人也没什么问题。而看见她急于替凶手顶罪我带着对孟章的主观臆测便深信不疑是孟章搞的鬼这样也太轻率了。
“秦大人?“王郊唤我回神。
“啊!”我急忙点头“请继续回忆。”
“继续么?那就是秦大人把店包下没再进来别人原本食饭的农人也出去了。”王郊清晰地陈述着“女主人进去杀鸡熬煮先是上了数道菜再来便是豆花。只有三碗本官先取一碗再是秦大人你随后李县丞与金爷互相谦让由李县丞取走了最后一份。”
“王大人好记性。”
与刚才的注意力和再现力相比根本是天壤之别嘛。
王郊颇有得意之色道:“哈小意思。还记得秦大人你小尝一勺掩袖吐出李县丞则是全数咽下于是他很快便毒倒地。于黄昏时分不治身亡。”
我简直要为王郊地叙述细节鼓掌!他的观察力真是惊人连我没吃下毒物都留意到——
实在……
太异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