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章:玉石俱焚(一)(2/2)
到了红军一方。

    从布达佩斯到维也纳,对布拉格的攻势,摧毁了德国人最后的抵抗。随后在短暂的修整之后,编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麾下,穿过西伯利亚,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随后随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加入后贝加尔方面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起进攻。

    在中蒙边境的兴安南地区和日军第1o7师团激战,于8月12日翻越大兴安岭,并随即在东北平原上进行了一次教科书式的闪电战。而直到现在,这一战役还被各国装甲兵学院的教材奉为装甲兵应用的经典。8月3第5军解放沈阳,随后,沿铁路一路猛攻,迅夺取旅顺和大连,这一辉煌胜利为近卫坦克第5军赢获了一枚列宁勋章。而当年进军的沈阳的路线,和今天又是多么的相似。

    虽然后来,近卫坦克第5军在战后同样被缩编,但继承了‘近卫红旗斯大林格勒-基辅坦克军’光荣传统的近卫坦克第5师显然依然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坦克装甲力量,正如编制里第第第16o近卫坦克团优先被换装T-8o主战坦克那样,红色苏维埃需要这支优先装备先进武器的精锐部队随时能够给南方的那些不听话的中国同志以一点教训。而今天,显然自己就将是指挥着这支光荣部队重走*光荣之路、胜利进入沈阳,并最后夺取旅大的英雄坦克指挥员。对此,博斯塔克斯基从不怀疑。

    “前进吧,勇士们,用中国人的鲜血来洗刷你们的战靴~”博斯塔克斯基少将走到指挥车旁,抓起送话器,向着近卫坦克第5师的全体官兵们出了前进的命令。

    远方,那片隆隆如同闷雷样的炮声响起之处,正是伊洛巴维奇少将指挥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的进攻方向,那里是满洲里城,依稀模糊着的火光在望远镜内就如同闪电样的若隐若现,但谁都能够真切的感觉到,感觉到那里正在浴血,正在厮杀。

    “告诉部队,加快挺进度,我要让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让自大的伊洛巴维奇同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坦克作战,什么是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真正实施力量,谁更有资格充当着强有力的冲击梯队。如果他伊洛巴维奇连满洲里筑垒区都攻占不了,哼哼,整个方面军的作战意图也就更不无法实现了。”博斯塔克斯基冷笑而言到。

    此时,满洲里一线,随着苏军刚刚停止疯狂的进攻,整个满洲里城便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浩劫。无数闪亮的弹迹划过那被硝烟所笼罩,甚至显得有些阴霾的天空,在地面之上绽放开绚丽的死亡之火。无数红与黑相间的火球接连翻滚着腾起在这小小的城市上空。

    天地之间一片绵密的巨响,爆炸的气浪夹杂着纷飞的破片摧枯拉朽的扫荡着杀伤半径内的一切有生目标。城区内,那些尚且还矗立着的房屋建筑此时在爆炸的巨响声中出阵阵不堪忍受的坍塌时的垂死的哀鸣声,轰然倒塌下来的废墟中掩埋着斑斑血迹,而燃烧在其中的火光则出欢快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此猛烈、如此迅的高密度火力袭击简直让人不能忍受。

    “对,对,苏军用猛烈的炮火急袭拉开了进攻的序幕。”面对苏联人突然而来的凌厉的炮火打击,抱着头缩在街垒里的第3守备队长-朱胜利抓着电话拼命的呼喊着。

    “各中队、分队务必坚守自己的位置,对,注意自己的位置。”尽管苏军的炮火极为猛烈,但朱胜利还是在电话里给下属的各部队下达了‘钉死在自己位置上’的命令。

    “无论如何必须确保核心阵地,对,对。”

    “9分队吗?喂,喂,9分队,9分队~”电话里一阵的吱吱呀呀的嘈杂声,朱胜利根本听不到那边的应答声,只有不断响起的爆炸声。

    “***,通讯员,通讯员。”朱胜利招手唤来了通讯员:“去9分队的阵地上去看看,怎么回事。”看着猫身跑出去的通讯员,朱胜利再次呼叫起其他位置上的守军来。

    整个满洲里城内,以三道街为主体构成的核心防御线此时已经被猛烈的炮火砸得七零八落,不少暴露在工事、隐蔽体之外的人员装备都遭到了苏军炮火的弹幕覆盖,损失极为惨重。

    部署在货场派出所附近的重迫击炮阵地更是直接的遭到了高强度、大密度的火力覆盖,幸亏炮兵们在炮击刚开始的时候,就及时的转移了射阵地,这才避免了整个炮兵分队全军覆没的厄运。但即便是如此,整个货场派出所连同附近的中学却都是在这铺天盖地而下的炮火中化作为满地的瓦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