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四十三章 后(2/2)
,同时,在鱼儿洼南部,能够对李显的五百精锐和张蛮的五千士卒形成威胁的,就只有安陵右卫一半的人手,人数为三千左右的兵卒

    林南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以现在的位置,如果吴王和淮王暗中勾连,合兵一处,那么淮王军兵出双虎岭,与李显汇合之后向西横插,向西可以兵逼襄阳城,向南可以威胁安陵右卫。与此同时,如果吴王军自东江发兵,配合淮王军的攻势的话,那么两支军队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就能像蝎子的两只巨蛰一样形成环抱之势,而将包括安陵右卫、钟州卫和安陵左卫余部在内的三支兵马,一个不落地形成包围如果这样,那么……骆天的意图不但不可能实现,还可能因为一个疏漏而葬送掉此刻倚为臂助的三支军队

    如果钟州卫、安陵左卫的残兵和安陵右卫再一次折损甚至全军覆没,那么汉南南部的大片地域便都被叛军收归所有,仅剩下一个襄州卫的襄阳城,在准备充足的吴军和淮军压迫之下,恐怕就凶多吉少了。而汉南一旦沦陷,江南半壁只怕就要葬送到叛军的手中了……

    林南沉思半晌,脸色越来越差,终于,被旁边的丘彪三人注意到了。丘彪人虽然表面大大咧咧,心思却粗中有细,此时更是对汉南战事加倍心,见到乔山虎对着地图盯了半晌,知道他肯定有了什么发现,连忙开口相询。林南也不隐瞒,把自己的推断详详细细地说了,有些地方甚至还挪动了几下旗子,进行了一番演示。

    待林南说完,丘彪三人的脸色也变了。

    尽管没有读过兵,没有演习过战法,但是丘彪三人至少也能听明白林南在说什么。而且从情理分析,丘彪觉得,自己这个手下分析得很有道理。如果事情真的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别说功劳,连命能不能最后保住都在两可之间了。

    临到大事不含糊,丘彪立刻蹿出门外,打马直奔都指挥使司而去……

    …………

    夜幕渐低,残阳如血。

    襄阳城西,厚重的城墙每隔几步便有一名值哨的军卒,挺枪侍立,面容严整中透着一丝紧张。夕阳西下,斜照在暗灰色的墙砖面,铺成了一层血样的光辉,远远望去,好像是从砖缝中殷出来的一层……

    会是谁的血?

    走在城西南的小巷之,林南远远朝城头一望,却只看见一片金中透红的光辉掩映下,一个笔直挺立的身影。应该没事的,只要襄阳城中有襄州卫一半的兵马,凭借高墙坚城,便是李显的军队都是精锐,后面也跟着五千淮军,怕也打不下来这襄阳城林南心里暗自安慰着自己。

    在城下驻足半晌,林南悄然一叹,转身便要往回走。就在即将转过身的一刹那,林南脑海中电光石火地一闪,顿时遍体生寒,一个念头涌出来,将他惊得出了一身冷汗

    不……不会?

    林南惊疑不定,有些不敢置信地再一次回头看了看襄阳城那厚重的城墙,稍一犹豫之后,却蓦地转身飞奔,急急地奔着平安客栈而去会的也许事情真的会这样发展下去的五千淮军?东江合兵?反包围?也许……只是也许?

    但是除此之外,却还有一种可能存在着。

    存在,即是危险。

    而这种存在的可能性,却在先前已经有了一些苗头。在当前的形势下,一个人承受不了外在的压力而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来,那再正常不过了。

    下午和丘彪等人在一起商议的结果,充其量还只是人们的推测,万一在这些推测之外,李显还有后招呢?万一之前所有的动作,包括人们的猜测,都只是吴王和李显故布疑阵,故意为之,而只有这最后的一步,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那又如何是好?如果这真的是对方故意留下的后手,又要如何应对?

    最重要的是,从李显带着五百精锐消失在视野之外以后,己方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如今,即便自己刚刚的猜测得确实,这时间,可还来得及么?

    林南穿街过巷,心中的焦急无法言表。然而城中先前放进来的灾民为数不少,大街还好说,总有容人来去的空道。小巷子里则拥挤不堪,横七竖八满地都是饿得不愿意动弹的饥民,林南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正奔跑间,林南忽听前方传来一声尖厉而凄惶的叫声:“来——人——呐救命杀——人——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