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区最终融为中国海外省的设想会流产搞不好中国将陷入到美国人在伊拉克那样的泥塘中去最终功亏一篑丢了一切胜利的果实。而且中国政府也拖不起那样的局面。
对近畿地区的重火力限制是雷石亲自下达的除了近畿地区之外其他地区不在这个限制范围内空军依然有权利对任何日军重兵集结地进行大规模战术轰炸。日本人也同样明白这一点冢木清远在他战后所著的《战争回忆录》中这样写到:
“中国人对近畿地区的作战谨慎甚至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没有动用大口径的重炮没有战机的狂轰滥炸中**似乎也想保存下近畿地区那些多不胜数的名胜古迹。
中国人都能够如此作为近畿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我又怎么能够下令不受限制的使用火力呢。战争可以毁灭一切我不希望那些有些悠长历史的文化古迹毁灭在我的手里那样的话我大概只有剖腹自戳方才能谢罪于国民了。近畿地区见证了日中两国的文化交往也见证了两国之间的宿命对决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幕。”
近畿地区的战事就如同冢木清远在《战争回忆录》中写的那样中日双方军队都没有使用重炮、飞机进行交战大规模的炮击从头至尾都没有生。双方军队都避免着因为战争而带来惨重的文化遗产损失。甚至在后来爆的‘京都之战’中双方保持着克制尤其是中**队在面对着可以堪比‘旭川之战’的这场血战中始终没有动用重炮轰击和战机大规模轰炸。当人们以为‘京都之战’之战后古老的京都城将会成为如同斯大林格勒、旭川那样的一片废墟时中**队却以较大的伤亡代价换来了京都城的保存完整。
美国《华尔街时报》这样评论说“越南战争中在顺化之战里美国海军6战队第56战团最终将古老的顺化皇宫炸得如同废墟一样而中国人却避免了这一幕在京都的上演。”
正是因为中**队在近畿地区的谨慎态度尤其是一座完整的京都城保存下来之后中**队控制下的占领区内各种反抗活动明显降低了许多。而且之前那些抱着消极态度的‘日本自治委员会’官员也变得更加合作起来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远征军在近畿地区付出的牺牲就没有最终‘大中国联合’方案的成功实施。也就没有现在的海外省。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至少这个时候中国远征军还是处于两难境地雷石将军面对的是下属集团军指挥员的不解和远征军官兵们的疑惑。毕竟中央是出于长远考虑而这个时候所有作战部队需要面对的是眼前。
曾有参谋建议在近畿地区使用中子弹这样既可以保存下那些古迹、又可以消灭日军抵抗但遭到了雷石将军的断然否决。而且即便是雷石同意了这一方案军委、中央高层也不会同意的。一但轻易使用核武那将会带来一个不好的开局。且不说外交部、政府高层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国际舆论压力就是中**队内部都会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使用核武而分为严重对立的两派。
雷石知道战争终究是战争不管再怎么正义也不管敌人是不是自己的宿仇战争的残酷依然会冲击到士兵们的心理。毕竟中国士兵也是人而不是神。即便是神也会不忍心见到残酷杀戮的。中国不是日本中国士兵也不是日军那些兽兵。当战争血淋淋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感到不适而当出现对平民进行暴虐屠杀的行为时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悲哀、不耻除了二战期间的那些日本兽兵之外。
雷石需要的是代理一支无敌的中**队打进东京城去而不是带领着一群兽兵杀入东京去。当那些士兵看到遍地的平民尸体会是什么样的感觉雷石可不想自己所指挥的是一群变态狂。所以对于那位参谋提出的使用中子弹的方案雷石将军给予了断然拒绝。
战争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杀戮虽然有时候颇有军事需要肯定会造成普通平民的伤亡比如是围城断粮、又比如是选择一些拥有较大杀伤性的武器但有意识的针对平民的屠杀只会为人所不齿。当然了有点情况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在面对雅加达这座所谓‘永固之城’的时候雷石就毫不犹豫的下达了使用次声弹、高能激光武器等等杀伤性较强的武器。这是因为印尼军队自己先裹挟了百万平民在这座城市内充当人盾并且拒绝了中**队的劝降另一方面雅加达又不是如同京都这样历史古城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但即便是这样雷石将军还是将那场造成十多万印尼军人和平民死亡的战役视为是自己军人生涯中的污点尽管他对此并不感到愧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