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英国公年纪大了还是好好修养的好这带兵出征一事就不劳您老人家操心了。”说罢他望向朱祁镇沉声说道:“皇上此事关系到我大明声威以后千秋百代青史流芳就在此番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见张辅已不再说话王振的话有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不知为了什么心底好像有种力量驱策着他接受王振的建议当下轻咳了一声说道:“先生所言甚是诸位爱卿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
“启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吏部尚书王直站了出来凛然说道:“当年永乐大帝迁都北京是以天子守国门而非以天子御敌寇皇上万金之躯日理万机除了边关战事还有各州府政事待决如何能轻言御驾亲征?还请皇上三思!”
王直身后跟了吏部户部一大群官员齐齐在后面高声喊道:“请皇上三思!”
朱祁镇迟疑了一下望向王振。
王振冷哼一声说道:“政务有内阁诸位大人主理难道还需要皇上亲力亲为?那还要你们干什么?你们自己无用居然还拦着皇上行事。”他转身望向朱祁镇眼光幽深缓缓地说道:“一切决断还是要请皇上定夺!皇上!——”
朱祁镇被他幽深的黑眸一看脑子越的昏乱起来太阳穴莫名地一痛那种强烈的自心底的力量让他无法独自思考只得随手一挥顺口说道:“那就照先生的意思朕亲自领兵出征着英国公和兵部尚书随同其他的事情就由先生和诸位爱卿商议朕的头痛先行退朝了!”
说罢他揉着太阳穴也不管身后百官群情涌动乱成一团径自回宫。
次日吏部尚书王直邀集了一百多位官员联名尚书坚持反对御驾亲征。
兵部尚书邝埜(ye)侍郎于谦各自上书反对洋洋千言详述了当下瓦剌的实力和战事的严峻力劝皇帝不可听信内臣轻率出征。
而内阁辅政大臣里当年宣宗留下的三杨已死胡淡早已听从王振的意见而张辅这一次却保持了沉默。
朝议之后王振送到他家里的是根廷杖。
几年前他就是因为得罪了这个权阉被他设计陷害竟然廷杖二十就连当时还在的太皇太后也未来得及阻止那一次的屈辱至今还记忆犹新。
而如今他已是垂垂老矣可膝下尚有幼子若是再得罪了王振自己一旦西去这英国公府上下人等只怕都难逃那个睚眦必报的奸人毒手。
更何况所有反对的折子根本就没有到朱祁镇的手里就已经被王振以司礼监太监的权利留中不。
御驾亲征已经势在必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