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前往三辅必经之地,沿途多有关隘,又有函谷关、陆浑关扼守前往三辅之地交通要道,因此只要占据三辅之地,然后我们重点经营,这样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董卓听后大笑道:“好,那我这就派人前去接管此地。优以为何人可以担当此重任?”
李儒思考了下说道:“三辅之地尤其重要,必须派心腹之人,李傕、郭汜忠心耿耿,可是二人带兵前往,而弘农郡乃是缓冲之地,可是张济前往镇守。”
董卓听后拍退说道:“好,就按照优之言安排。另外加封陶谦为安东将军,让他节制徐州、青州两州事宜。”
李儒听后说道:“那陶谦必定节制不住曹彬。”
董卓笑道:“我本来就没想让陶谦节制曹彬,只是想让他多少牵制一下曹彬即可。”
李儒想了一下点头说道:“这样也好,那陶谦多少还是有些能力的。”
袁隗府上,袁绍对袁隗说道:“叔父,那曹彬已经占据青州,曹操也滞留颍川,如今此二人拥兵在外,我担心将来有变。”
袁隗看着袁绍问道:“你与曹操乃是多年好友,应当对此人有所了解吧。”
袁绍答道:“不错,在我的印象,曹操应该是忠于汉室的,只是最近他的行为让我迷惑不已。”
袁隗说道:“此事说来简单,因为那曹操以及曹彬都是智慧过人,他们早就看清楚了大汉将要倾塌,而且自何进召集外兵,董卓入驻洛阳一来,我明显感到这乱世马上就要来临,或许董卓将是开启这片乱世的那把钥匙。”
袁绍一听忙问道:“叔父此言是何意,还请为绍详解。”
袁隗摇了摇头说道:“本初啊,无论在哪方面你都不公路要强上不少,唯一有一点,那就是野心,你的野心没有公路强大,甚至没有曹操强大,因此你才没有看清事实。我想公路已经看到了大汉的末日,所以才逃回汝南。”
袁绍惊道:“难道公路不是为了牵制董卓,好让董卓不敢伤害叔父性命?”
袁隗笑道:“公路此行是有此意,不过更大的目的我想他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袁绍听后沉默不语,袁隗见此说道:“本初,你不应该回洛阳的,虽然我对此十分欣慰,但是你没有看清事实,这让我有点失望,现在希望你能找机会离开洛阳。”
袁绍听后抬头问道:“只是如今被困洛阳,如何才能逃离。”
袁隗笑道:“此事易耳,那董卓忌惮曹彬,如今曹彬接手了青州,必然忙于整顿青州事务,你可以向董卓请求前往渤海郡,渤海郡南邻平原,因此借口就是帮助董卓牵制曹彬。”
袁绍问道:“可是那李儒多智,前面又有公路聚兵豫州,我担心李儒会横加干涉。”
袁隗笑道:“此事无妨,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袁绍离座跪拜道:“绍多谢叔父栽培,只是这样一来叔父一人在洛阳是否危险。”
袁隗说道:“无妨,我年事已高,以我一条老命换取袁家未来的风光,这笔买卖还是非常划算的。哈哈。”
袁绍跪在那里双目闪烁着充满野心的目光,显然他先前的表现都是表演罢了。
此时的并州太原郡晋阳,沮授对刘备说道:“主公,如今并州已经完全掌握在我们手,这里是并州户籍,我查看了一下,并州一共有九郡九十八城,一十一万五千零一是一户,七十万三千九百六十五人。”
刘备结果户籍策看了下说道:“军师,这人口是否太少了,未来要与天下群雄争霸,这点人口如何能供养的起大军来。”
沮授笑道:“主公可是还在惦记着徐州?不错,徐州确实富饶,而且那里人口众多,但是主公想过没有,徐州地处平原,四周无险可守,而且周围强敌环绕,一旦战事起来,大军再多也应付不过来。再说那董卓要我们前去徐州也并非好心,曹彬正在围剿青州黄巾,而且据消息传来,青州黄巾已经被此人平定。此人主公见过,想必印象深刻吧,一旦他掌控青州,以青州实力,徐州必然不安全,董卓此意乃是坐山观虎斗,所以我们没有去徐州乃是上佳之选。”
刘备笑道:“我也是只惦记着徐州那近三百万人口而已,并州才只有七十万,两者相差太多啊,征起兵来必定数量不多。”
举手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并州北连鲜卑,年年征战,因此此地民风彪悍,自古以来就出强兵,而且并州山多地险,敌人也很难攻进来,因此我们只要经营好并州,未必比那徐州差多少。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优势。”
刘备一听问道:“军师请细细道来。”
沮授说道:“正因为并州北临鲜卑,我们可以利用鲜卑来练兵。如今原只有零星黄巾作乱,因此必定不能练出强兵,而我们可以借口攻打鲜卑,不停的锻炼精兵,而且我们进攻鲜卑的时候可以放心的全力进攻,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前来攻打我们。”
刘备听后迷惑道:“军师此言何意,为何无人敢攻打我们?”
沮授笑道:“呵呵,我们与鲜卑作战乃是为了国家大义,而且这个时候大汉犹在,因此若是有人趁机进攻我们,那将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那时朝廷必然下旨令群雄围攻。”
刘备恍然大悟道:“不错,军师此言有理,看来我刘备就先坐镇并州,好生准备以待天下大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