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魂道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佛也发火(2/2)
 青蛟五兄弟的一丝元神化身虽然入了弥陀山,但他们主要意识,却

    不再这一丝元神化身上,那一

    “删平尔身,目前只是在弥陀小抢占性个听道的位置,应七,

    真正的神念,却是不断的扫视着整个光地仙界,若伤天君降临

    这方界面,他们好第一时间找到殊天君。

    青蛟五兄弟倒也不是不想听道,但也要等找到他们的少主人杨天

    君后,他们才能专心听道。

    随着释菩提讲道的日子渐长,所有元神入弥陀山听道的众仙。这次

    也都保持着绝对的耐心,静静听讲,终于。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所悟的时

    候,众生道**慢慢形成了玄妙的悟境,所有在弥陀山上听道的众仙,

    都能感觉到这种非常神奇玄妙的悟境,耳中传来释菩提宣讲道法,那道

    法,就好像化成了一个个漫天飞舞的美丽精灵,拿着智挂,轻轻敲着他

    们的脑袋,让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了起来,许多以前没有想过的东

    西,都涌进了脑海,就好像。众仙眼前,原本只有一条道,现在却是有

    了千万大道,让他们不再有局限之感,更让他们隐然之间,皆有所悟,

    皆有所感。

    正当众仙纷纷陷入这神奇玄妙的悟境中时。释菩提却蓦地停下了讲

    道,那庄严的表情,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释菩提却是不得不暂时停下讲道,原因无他,就因为青蛟五兄弟!

    自释菩提正是开讲众生道**至今已逾十日,经过两次讲道,集合

    了亿万众生,千万仙众的感悟。释菩提所宣讲的众生道神通。越纯

    熟,也越的玄妙!众生道。更是包括了芸芸众生所求之道。

    旦开讲,众生将越能有所悟,越能有所感,越能有所求!

    如此一来,释菩提自然将借这众生道**,而获得越多众生坚定的

    信仰和膜拜,从而得到更多的愿力,收获更多的教化功德!

    释菩提宣讲众生道**,有能力进入弥陀山听道的仙人,是否有所

    悟?对释菩提来讲,其实到还在其次,释菩提关注的却是那些非仙道上

    的亿万芸芸众生。

    可以说,释菩提宣讲众生道**,其实是为了这些芸芸众生所讲,

    释菩提若想要在佛门立足脚跟,跟拥有庞大的信众基数,是大有关系

    的。

    信众越多,愿力就越强,也就代表着释菩提的存在,越不可动摇!

    佛门讲慈悲为怀,讲普度众生,众生的信仰,就是佛门立足天地

    的根据。

    若失去了众生的信仰,没有了众生愿力,没有众生功德,大多数

    诸佛将被打回原形。

    佛门之所以能那么快强大起来,之所以能将一个凡人,点化成

    佛,那都是靠庞大的愿力和功德,硬生生的堆出来的。

    所以,释菩提每次讲道。收得百个伽蓝。千位诸天,百万比丘,这

    一点点利益,倒是无关紧要。重要的便是要征服亿万众生之心,让他

    们信仰自己,知道自己的名。时刻诵念自己的名!

    但是。释菩提讲道的这十天以来,弥陀山上听道的众仙是不受影

    响,皆入了悟境,但弥陀山外。亿万芸芸众生,却是大受影响!

    原因便是在距离弥陀山不远的一座浮空奇峰上。五个大罗金仙不断

    在整个光地仙界扫动的神念!

    大罗金仙是什么存在?在仙界中,是属于可以制霸一方的强者,他

    们的仙识神念,每一次扫过仙界中的亿万众生,那种虽不是故意。却无

    法消除的上位者的神念威压。都会让这亿万芸芸众生心惊肉跳,又如何

    有心思去聆听那唯有真心,专心,诚心,才能聆听到的众生道**?

    释菩提正是现,亿万芸芸众生,竟是皆受那五个大罗金仙神念的

    影响,而无法听得自己的众生道**,若是这么长久下去,释菩提这

    次光地仙界百年讲道,最后所得。岂非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若不能聚得众生的信仰。不能得众生愿力,又如何得教化功德?又

    如何壮大己身?

    但是,那五个大罗金仙。竟是每天起码百次,扫视一下整个仙界,

    让亿万芸芸众生,内心惶惶不安!也让释菩提的道法,大受阻碍!无法

    传达到亿万众生的心中。

    释菩提怒了,就算是佛,此时也要大光火了!

    虽然早知道佛门必定不会坐视自己壮大。但释菩提却是没有想到,

    佛门的动作竟如此快,而且。竟是以如此低劣的手段,来影响自己的

    讲道成果。

    在释菩提的心中,已然将青蛟五兄弟视为佛门派来阻碍自己讲道的

    先锋!

    毕竟,除了佛门不想看到自己壮大成一支独立派系外,又有谁会派

    五个大罗金仙,无聊的扫动仙识神念,威吓这亿万芸芸众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