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抽背了几章,又问了问释意。倒是答得不错。看来陆贾教太子读书还是十分用心的。我放下书卷道:“功课上倒没有偷懒。”没有等他脸上露出笑容,又道:“今天踢子的时候,子飞上去就算了,为什么定要让人爬上去拿呢。若是摔伤了人怎么办。”
如意偷偷瞟了我一眼,细声细气地道:“那子是母后替玉华做的,我怕弄丢了。母后会生气。”
“子终究是个死物。丢了就再做一个。值得什么。”我叹了一口气,道:“如意。你是太子,你父皇的这个天下将来都是你地,所以哪怕是再珍贵的宝物对你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反倒是人心难得。就比如今天的事情,你让审侯冒着摔伤地风险替你拿子这种小东西,审侯素来忠心耿耿,又是看着你长大的,自然不与你计较,可若换了别人,难免会觉得你不把别人的安危放在心里。你这般重物轻人,可是大大的差了。须知若没有众人真心实意地拥护,你就算当上了皇帝,那位置也坐不稳当。”
“可陆师傅说,父皇和我都是天命所归,生下来就是要当皇帝的。天地君亲师,除了天下人除了敬奉天地,就是要敬奉父皇和我,谁要是违逆了这个天伦大道,那就是乱臣贼子,天下人可以共诛之。”如意脸色一凛,竟然露出了几分威严之色。
儒家的学说最早的提出地理论是“修身”、“养气”和“礼仪王道”等,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董仲舒等人则把儒学引向了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无限提升了“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迎合了当时汉室皇族大一统的需要。不过那是汉武帝时候地事情,离现在还有好几十年呢。可是从陆贾这个儒家弟子地言谈中竟然已经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了。
我微微皱起眉,第一次开始考虑完全把如意交给陆贾教导是不是一件正确地事情。但陆贾是刘邦指定的,想换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刘邦微末之时是无赖一流,在起兵之初,对那些高高在上做学问的士人,由于某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反而刻意显示出了极度的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