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突厥人每逢九十月份,就开始割蓄大量草料如山般堆积起来,冬季就以草料养牛羊,以牛羊养人口。吃掉他们地牛羊,烧光他们的草料,象蝗虫一般卷过他们的草原。让他们有富有穷,有人能活、有人饿死,游牧民族视劫掠如天经地义,相信当颉利可返回草原时。除非他能拿出足够的粮食救济各部落灾民,否则内部将烽烟四起。就算是他,也弹压不住!”
苏定方听完看了一眼这位儒将,李宽瘦削的黑脸上一片杀气,牛油灯下神情似乎有些狰狞,不禁赞了一声:“好一条反客为主、上屋抽梯的绝户计!”
李承乾怔怔半晌,忽然长长吸了口气。问道:“二弟。这战策是你想的?”
李宽不知李承乾心意如何,毕竟这战法虽可大大减轻唐军压力,就算唐军不主动攻击突厥人,只要严阵以待不让突厥人占了便宜,就可以坐视突厥内乱,至少可保边民三年平安。
这时他一瞧李承乾神色平静,不似愠怒,以李承乾冲动个性,如果真有不满恐怕早就表现了出来,这才大胆说道:“回太子殿下,这是臣刚刚想出的办法。臣还要与军中将领们又共同细化、力求完善才予以施行的。为求稳妥要求他们整个行动全部时间只有二十天,当求援书信送至颉利手中,突厥大军回援时,他们已按预定路线返回”。
苏定方笑道:“这计再妙不过,不过所需的情报一定准确详尽,否则这五千人马就如肉包子打狗。往茫茫雪原里一丢。恐怕一个部落也未找到,就饿死冻死在那儿了”。
李承乾已叹道:“可惜他们只能轻骑而出,不带负担,不然真该把突厥人贵族的王子公主们都掳回来,给父皇当内侍和宫女”。
苏定方一下子愣在那儿,看着比他还无耻的太子殿下喃喃地说不出话来,想奉承两句,可是那些溢美之词好像又不合时宜。
此时已经跃跃欲试的众将齐刷刷地看着,等待着李靖做出最后的决定。
李靖一语未发,他觉得李宽的方案一旦实施起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同时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小,弄不好这五千人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的。李靖不愿意将着大好的局面付之流水。
于是李靖留下了一些重要武将,将李宽刚才说建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李承乾则耐着性子留了下来。虽然他还是认为自己在这里仍旧是属多余的人,没有半分作用,但自打上次李宽给自己分析过后,李承乾已然知道有些场合,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要留下来为好,哪怕是一言不发都可以。
正在李靖等人制定具体的措施时,斥候来报说是,李世民所差遣的钦差将至,现在距离大营不足三十里。
李靖一听钦差到了不敢怠慢,点了二千人马,率领众武将急忙出官寨迎接。
由于李靖带出的都是骑兵马队,速度相对于钦差他们要快的多。直到出迎了十五里处,两军才会和在一起。
来的钦差大家都认识,是马周马宾王。现在的马周可是正在春风之时。马周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十分感激李世民的信任。更是感激李宽对他的大力推荐,他觉得自己得到的不仅是高官厚禄,更得到了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尽其所学为大唐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世民也感到马周非同一般,经常和颜悦色的和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的非常细致,让李世民大为惊叹,直叹相见恨晚。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虽然官职很小,可是,以马周的真才实学及李世民对他的赏识,升迁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没过一年,马周就当上了权利很大的监察御史,对他十分信重。唐太宗为了表扬发现马周的李宽,赐给李宽三百匹锦帛。
双方礼节性的客套几句之后,在李靖的陪同和护卫下,马周直奔唐军的大营而去。李承乾在调转马头的瞬间,好像闻到了一丝女人所用脂粉的味道,他暗想难道说马周作为钦差代天巡视,还敢私带着女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