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 十 九章 被 人 耍...(2/2)
,所以特将马周找来,为殿下排解排解吗?”见左右的人都已经出去了,马周调侃着李宽说道。

    李宽这个气呀,“原来在你马周心中,本王就是这样的吗,你认为本王也是个整日里提笼架鸟,游手好闲之辈?”

    “殿下,什么叫做提笼架鸟,游手好闲?臣真的不明白”马周继续插科打诨地和李宽说笑着。

    “马周少于本王贫嘴,本王问你,为什么要将本王哄骗至此,你究竟打算做什么?”

    以往几次接触中,李宽一直对马周礼敬有佳。说话必称马周为先生。李宽表现出少有的急严令色,还左一句本王,有一句本王的说话,马周知道这次李宽真的急了。

    “不是刻意瞒哄殿下的,只是因为殿下身体有些孱弱,所以臣才想了办法,让殿下在此修养一段时日……”

    “马周,你可知罪”面对马周的坦诚,李宽已经无法克制了,“大战在即,将士们在拼命,你却让本王在此间修养,适合道理?”

    对于李宽的不满,马周好像早有准备,一点也没慌张无措,依旧语气平和地说道:“马周知道殿下非是游手好闲之人,但殿下也应该了解马周,马周也是阿谀奉承之徒。”

    “殿下,现在可让下官就坐了吗?”

    逐渐冷静的李宽没有说话,继续等待着马周进一步的解释。

    “想坐便坐,何必如此”

    “下官知道殿下一心为了朝廷好,为了边关的百姓好,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解除边患,真正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既然知道本王的心愿,那你为何还要这样做?”李宽冷哼了一声不满地说道。

    “殿下,下官这样做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朝廷的将来能一个正梁之臣,朝堂之上多一正梁,则朝廷的基业多稳固一分,少一正梁,则朝廷的基业少一分牢靠。”

    “正梁之臣?我有你说的那样好吗?”

    “有,殿下。马周不是睁眼的瞎子,马周会看。自从殿下出世以来,所办的哪一件事不是为国为民,心怀黎庶”。

    “我那有你讲的那样好,我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我要劝解殿下的是,眼光要长久些,不要凡是千万急功近利,万事都要分出轻重缓急才好,比如说眼前之事,马周相信只要殿下全力帮助,大将军会将北伐之事做的更加完善,也能减少或者避免更多将士的伤亡。”

    马周顿了顿,观察着李宽的反应。

    “难道这是我错的吗?不应该这样吗?”

    “殿下似乎忘记了,您自己曾经讲过的整体和局部吧。就这件事本身而言,殿下没有过错。但从长远看殿下现在就是舍本逐末之举。现在的突厥人早已是外强中干了,就算是大将军没有了殿下的相助,会多些曲折才能获胜,那又如何?朝廷迟早还是打败他们,以绝后患的。”

    此时的李宽陷入了沉思当中,马周在一旁不失时机地解劝道:“殿下还是应该相信大将军的,相信大将军会把事情办好。”

    “李宽绝没有不相信药师先生的意思”

    “臣知道,大将军也只道,殿下实乃拳拳之心,只是为了朝廷能够早日获胜,没有半点私心。殿下,你可知道臣心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古人是谁吗”

    “宾王先生,李宽不知”

    “马周心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古人皆是诸葛武候,武侯忠义乃人臣之楷模,单武侯凡事事必恭亲。不但把自己累得早死,还没有让蜀国大臣得到煅练的机会。马周觉得殿下至少有一点和武侯很像,那就是事无巨细,必要都要亲身参与,才会安心”

    “李宽只是担心自己的事做的不好。那是李宽的本责,再说李宽有什么能力可以和武侯相比。”

    “殿也要保重好身体,凡事也不能太劳累了,武侯此乃前车可鉴,殿下应该谨慎对待才是”

    “宾王先生,李宽受教了”说完李宽想马周施一大礼。

    “楚王殿下,马周愧不敢当”马周急忙站起易理相还。

    此时马周的心情才算放松下来,暗想自己没有辜负李世民所托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