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十零章 受人之托(二)(2/2)
决断。毕竟作为这后宫之主,一国之母,这消息肯定不会闭塞的。不过最近几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事发生,那么回事什么事情能让李世民犹豫不决呢?长孙皇后疑惑不解,小心地问道。

    长孙皇后之所以能受到李世民专宠,除了她是李世民的原配,更主要的是她的得体大度。从不恃宠而骄,也从不争宠邀功,为人处世公平公正。还从来不干涉朝政上的事情,即便李世民说起,她就在安安静静的听着,就是听完之后,也很少发表什么看法,除非李世民一定要问她。不是找各种理由不说,就是沉默不语。

    不过长孙皇后为数不多的见解,也常常能够使得李世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因此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李世民想要听听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往往是第一个到长孙皇后这里来。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一种让长孙皇后身份超然的习惯。

    “恩,我想观音婢先看看这个。朕这也是万分无奈啊,哎……”。说完李世民便将手中的赈灾手册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结果后,逐条逐项地看着。“这好像是宽儿编写的……没错,好像就是宽儿写的。”对于长孙皇后能够猜出来,李世民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提起这件事情来,还是让他觉得心中闷得慌。

    “恩,没错,朕也猜是出自宽儿的手笔,他以为不写出自己的名字,让别人腾写一份朕就看不出来了。他也太小看朕了,满朝文武心思缜密的人确实不少,但办事能像宽儿那样举轻若重的人可是不多。现在朕烦恼的是如何处理赈灾手册的问题,真难啊”说着李世民的眉头,更加的皱起来了,脸色也是越发不好看了。

    “陛下的意思是,宽儿他根本就不愿意表明是他所为对吗。恩,这确实是很不好办啊,这样的事情,肯定瞒不住别人的。这要是不表彰的话,确实是有损陛下的赏罚分明态度,可是……。哎……”长孙皇后终于是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如此的烦恼了。像这样的大事,朝廷不肯能不拿出个态度来。否侧会让世人误解朝廷赏罚不明,不会知人善任。这样的话有损国体,不离开朝廷广招贤才。可是你想要给对方奖赏,人家根本就不稀罕。否则也不会不署名。李宽的脾气,长孙皇后那是万分清楚的,什么功名利禄在他那里,根本就不屑一顾。

    “陛下,臣妾不知道,你和宽儿这场斗气究竟要斗到什么时候为止”。李世民目光复杂地看着长孙皇后,他当然知道长孙皇后所指的是什么。“臣妾知道陛下的担心,以陛下的角度看,陛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就眼下的事情,臣妾向倒是可以以父皇的名义颁发对宽儿的奖赏”

    突然李世民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最为关键的是,那李宽能对他李世民的赏赐可以不屑一顾,但是对于李渊的赏赐,他应该不会如此。

    “陛下,其实这是不好的一个办法,臣妾想宽儿不会猜不出了,正如马周所讲,宽儿离京时已然很是寒心”。面对李世民的兴奋,长孙皇后却是一碰冷水泼了下来。

    “陛下,宽儿或许过不去这个坎”

    “不就是一个罢官降爵吗,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宽儿若真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可怜惜的”李世民说道。

    “所谓坎,不在身外而在心中,通过这次的事情,已经表明宽儿一定是厌倦了官场,臣妾算定宽儿即便接受了父皇的封赏,事后也会找出各种借口,辞官不做”

    “不会吧”李世民脸色很沉,“观音婢,你的意思是说宽儿就撂挑子?”

    “陛下,恐怕会是这样,据臣妾观察。宽儿对功名利禄从未放在心中。”

    “如果连这些都不在的话,那么他会在乎什么?”,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世民非常震惊。在李世民心中一个男人的最大追求莫过于功名利禄了。

    “宽儿几年以前无意间说过一段话,他说人的总是在不满足和满足之间来回徘徊,与其整日里为了功名利禄而争来斗去,还不如将精力放在努力地改善百姓的生活上,那样也许会让他更有成就感,或者说更加容易满足”。

    “人的……不满足和满足”,李世民开始不自觉地考虑人生的意义——这个永恒的命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