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好受了许多。
叫一般人来讲,经历了这翻事情后,无不是记恨在心,戾气十足。只怕是这孩子会因此改了心性,或是产生心理障碍。最担心的是,程样怕陆丰有复仇之心。
不行,在带走他之前,还要再考验一翻。
程样心中这样想着,于是拿出一把匕首,扔到了陆丰身前。道:“你现在安全了,是你自己回去报复,还是让我来帮你?”
陆丰刚刚好受过来,抬起头看了看眼前这位救了自己的恩人。问道:“你和他们有仇?”
程样摇摇头,道:“无怨无仇!”
“那你为什么要报复他们?”陆丰不解的问道。
呃?程样显然没有料到陆丰会这样问,疑惑地看着陆丰,道:“是你和他们有仇,他们这样害你,难道你不想报复么?见你可怜,我可以免费地帮你一次。只要你说一声,我马上就杀光程家村,解你心头之恨。”
陆丰本来并不笨,只是在命悬一线之时有些糊涂罢了。一听眼前恩人这样说,才回想起来刚才发生的情景。摇了摇头,使尽力气站了起来。笑道:“我又不恨他们!”
“他们这样对你,你不恨他们?”就连程样都有些难以相信,虽然这是最好的答案,但如此事发生在程样自己身上,他都不能保证会这样心无怨念。
陆丰深吸一口气,想起师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俗家弟子要守三戒,戒贪、戒嗔、戒痴。守三戒者,可得常乐……
微微一笑,陆丰道:“仇恨和埋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我现在去报复,又能怎样?报复不会让我的生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会让我越陷越深。只有放下,放下一切恶因,才不会得到恶果。放下一切负面的情绪,才会得到极乐。”
程样深深地看了一眼陆丰,他入道修行年头不长,所以不太懂得佛法。如果换了别人,一定清楚的知道陆丰讲得是佛学理论。但程样却不知道,他只是惊讶这眼前的八岁男孩竟然有如此心境。难得,难得!陆兄,你能有这样好的子嗣,真是你的福气,想来你也能安息了。
“孩子,你可有师承?”程样怕出现乌龙情况,于是便想问个清楚。
陆丰征了一下,以为自己说的太多。像刚才那一翻话,都是师傅师叔平时的教导。换了别的同龄人,还真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没有,绝对没有!”陆丰马上否认,自己有师傅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对外人说的。哪怕眼前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再说,他现在也确实没有了师傅。
程样最盼得是什么?就是能带陆丰回山,一听他没有师承,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哪里还管得陆丰异样的表情,和否认有师承时说话的态度?
“好,在他们的眼里,你已经是个死人了。以后跟我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会有新的生活。”程样自信满满地说道。
“不!”
什么?程样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这八岁的小男孩会这么直接地拒绝。在他想来,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救上来后,应该先是哭哭啼啼,然后又恨又闹,嚷着报仇之类的。最后,通过自己的劝说,放弃报仇,兴高采烈地跟着自己回昆仑山。这才正常嘛,可是眼前发生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要回洛阳城找爷爷,让他老人家为我做主!”陆丰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严肃,在他的心里,现在只有爷爷才是最亲近的人。
“你听我说!”程样这时急了,双手把住陆丰的双肩,道,“你的家里没有人喜欢你,难道你还看不出来么?跟我回昆仑山吧,我让我的师兄收你为徒,让他教你修仙之道,离开这人世凡俗。以后,也不会有人再来害你,也不会有人再冷漠你。难道不好么?”
陆丰又是一征。是呀,如果跟这位叔叔走了,他所说的一切都是自己希望看到的。这位是救命恩人,没有不能相信他的理由。可是……就这样走了,爷爷那边……
正当自己犹豫的那一刹那,陆丰耳边仿佛听见了师傅的声音:“丰儿,跟他去吧。这一切都是缘,将来你会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相信为师的话,跟他去吧!”
师傅!?在程样疑惑的眼光下,陆丰双眼发直,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是的,这是师傅的声音,为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为什么让我跟着眼前的叔叔走?一切都是为什么?和我断绝师徒关系,难道,就是为了让我认识这个人?
突然间,又想到了和师傅离别时,师傅说过的一句话:我能教给你的,只有这么多。用不了多久,你会遇到新的师傅。他会教给你更多的知识。记住,我的存在和‘大诺般德功’的存在,你都不要告诉任何人。
难道?难道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师傅他老人家,有意如此安排?
陆丰心中矛盾不止。他知道,一旦点头答应了,他的人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如果不答应,就枉费师傅的一片苦心。
程样心里紧张地看着陆丰那犹豫的脸色,他是真心的想带走陆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故友而带走他,此时的心中,对陆丰更多了一点希望和一点喜欢。
是的,程样和周文才他们一样,喜欢上了这个单纯善良的孩子。
过了好一会,就在程样高兴的心情下,陆丰终于点头答应了。从这一刻起,陆丰在世俗界,就已经是个死人了。是的,一个被关进猪笼,投入河里的死人。
程样并没有将自己和他父亲认识的事情告诉他,他害怕再次引起陆丰心中的波澜。他更害怕,让这孩子见到自己就会想起父亲。他希望陆丰彻底的忘记尘世间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潜心修道。
就在程样和陆丰离开不久,此地又出现了两个人。确切地说,是两个和尚。
“天量师兄,陆丰习‘大诺般德功’难道不和道家的功法冲突么?”问话的人面无表情,无悲无喜。手拿金箔,却披残破袈裟。这人正是梵诺寺长老,地量和尚。
“会!但只要‘大诺般德功’能突破第三层,进入四层境界。到那时,不仅不会冲突,还会相辅相成,让其功力更上一层楼。”天量大师手拿法杖,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