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沧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九章 开动脑筋抒己见(2/2)
各个中队领导在发言中,有很多词不达意的地方,让人听起来很难理解,但是,所要表达的问题我们还是能听明白的。大家在会上发言时我就在想,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工具,要想提高各中队领导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要想提高我们游击大队全体队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进行文化学习。不管怎样说,今儿个的会议还是很成功的,为我们今后游击大队的发展壮大,大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我想,今后我们要做三件大事:其一、对新队员要加大训练力度,等时机成熟了,我们要把队员拉出去,消灭掉敌人几个据点,一方面震慑一下敌人的威风,另一方面显示一下我们游击大队的威力,这样不但在百姓当中能提高我们游击大队的知名度,而且还能从敌人手里弄到一批武器弹药;其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我们游击大队里成立文化学习班,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从最简单的文字学起;其三、加强队员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点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最后笑着说:“我的想法不一定对,看看你们二位还有什么高见,有高见可以提出来嘛。”

    “党代表提出的三件大事,我完全同意。在回来的路上我也曾想过,但没有党代表想得这么周全。我主要是想文化课学习问题,以前我也提过几次,从今儿个开会时,通过大家发言,更启发我对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大家在发言中,有的话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就是车轱辘话,本来用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结果翻来覆去,既耽误时间又让人心烦,有时倒让人听不懂在说些什么,因此,我对此事更重视了。”停了一会儿,张士礼继续说:“我觉得在我们游击大队里办个文化学习班非常重要,队员都像现在这样,如果今后打起仗来不在一个战场的话,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不会写字,派一个队员一着急,话都没说清楚,那可就要耽误大事了。因为成立文化学习班和军事化训练,还有思想政治工作,对我们游击大队来说是同等的重要,是关系到我们游击大队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同时也是我们打胜仗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政委不但说得好,而且说的还有一定的哲理性,看起来文化学习班非办不可,办得越早越好。现在看来,我最犯愁的是教书先生难找。我们三个人可以抽出时间去教,可我们毕竟还有我们要做的事情啊!”大个子皱了皱眉头,思索了片刻说:“咱们这附近有没有教书先生,读过书的也行,我们可以请他来教,只要能来,不能让人白教,可以给一定的报酬嘛。”

    “我们口子里倒是有一个,我要是请他来他肯定能来,不过、就是年岁大了,腿还有残疾,怕来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落下个埋怨,到时候不好向家人交待。”李春海说。

    “我们三家子倒是有一个有文化的人,比我小几岁,当年我们在爱小说书,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弟子,姓高名世彬,不过,他跟我们不是同路人。他是我们三家子地主家的儿子,咱们去请他,他恐怕也不会来。”张士礼在实在找不到人选的情况下才说出这番话来。

    “这也不好说,咱们革命队伍里,也有不少地主老财和资本家的子女,因为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信仰就有所不同,所以也有背叛家庭的,但都有一定的原因。”大个子拍拍脑袋,然后说:“看起来,这教书先生还挺难找啊!这么着吧,当务之急,在没找到教书先生之前,我们先把文化学习班办起来,我们几个轮流讲课,燃眉之急,不这么办也没有别的选择呀!”

    大个子的话刚说完,房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手里拎着篓子的老汉,大约五十出头,矮小清瘦,但身体很健康。李春海急步上前,用手接过老汉的东西,说:“爸——,山路不好走,您怎么又上山来啦?”

    “这不,又杀了几只鸡,我一个人在家吃不了,心里又惦记着你们,因此就给你们拿来了。”李长荣老汉笑着说。

    “大叔,这山路不好走,您还挂念着我们,我代表大家谢谢您老人家啦!”大个子陪笑说。

    “李大叔,您现在就把鸡杀了,那不白瞎了吗,等过了年,一开春这些鸡就能下蛋!”张士礼也陪着笑说。

    李长荣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杀得都是下不了蛋的公鸡。今年春天孵化的那两窝鸡蛋,出了三十多只鸡崽子,结果二十多只公鸡,平时放在外边自个儿找食就能吃饱,不用人特意去喂它,半月前那场大雪就带来麻烦了,它们在外边找不到食吃,成天围着我身前身后转悠,不给吃得就不离开。你们想想,这年月,人都吃不饱,那还有多余的东西喂它们呢。我一气之下,杀了六只,给你们拿来五只,家里还留一只,就这一只恐怕我几天也吃不完呢。”

    “大叔,您给我们拿来这五只鸡就够沉重了,再加上雪大路滑,上山的路又不好走,给您老人家累的够呛吧?”大个子关心地问。

    “这么远的路不算什么,我的身子骨还硬朗着呢。”李长荣还是笑着说。

    “大叔,您把鞋脱了,到炕上暖和暖和身子。”张士礼指着炕上说。

    “这天不算冷,山上的雪也不算大,跟那一年冬天的大雪相比差老鼻子远喽。”李长荣指着大个子说:“对啦,你不是本地人,他俩可能都记得,那年冬天那场大雪下了足足有三天三夜,说的玄乎点,足有齐腰深,飘风扬雪的,天气比现在外边的天可要冷多了。那时,我一个人带着春海,家里又断粮食了,怎么办,两个大活人不能眼睁睁待在家里等着饿死啊,我只好把春海放到家里,自个儿出去借粮,结果跑了一大圈,借了一面袋苞米碴子,趟着齐腰深的大雪,一口气扛回家里。”

    “那是生活所迫,没办法。”大个子边说边拉着李老汉的手,带着乞求的目光说:“大叔,先上炕暖和暖和……今儿个晚上就别回去了,在我们这里体验体验游击大队的生活。”

    “不啦,来看看你们就行了,不打扰你们的工作了。”李老汉微微一笑说。“我这个人有个怪毛病,在外边过夜睡不着觉。再说,你们知道,家里还养着那些哑巴畜牲呢,我要是不回去,还不都得给它们饿死呀!”

    看起来是挽留不住李长荣啦,他们只好将李长荣送到游击大队指挥部的大门外,大个子给李春海使个眼色说:“你在往前送送你爸爸,让他老人家下山时多注意些,雪大路滑,下山的路又不好走,千万别跌倒摔坏了,上了年纪的人身子骨不禁折腾,一旦要是跌倒了,容易摔坏,要是在半路上摔坏了,自个儿不能动弹,再遇不上个人,这大冷的冬天,就容易出大事,不行你到训练场上找个队员,给他老人送回家去,这样咱们大家谁都放心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