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的自我奋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81第八十一回 暖翠团层垂芳蕊(2/2)
让你师母来瞧瞧,拿东西替你收拾收拾就好了。”贾环忙道:“不敢劳动师母,东西我是尽有的。”便将林如海留了些东西的事告诉楚适,又笑道,“只是一则我这里没人来,摆上也没人看,白放着落灰;二则我这里都是小厮,粗手粗脚的,再弄坏了,倒可惜了。就这么干干净净的挺好。”

    楚适听他这么说,便道:“既然你喜欢也就罢了。”因又左右瞧了瞧,笑道,“倒是你这里尚缺一个匾额,为师觍颜自荐,给你题写一匾可好?”贾环忙道求之不得,亲自铺纸研墨。楚适提笔略一思索,便写下“郁翠垂芳”四个字,沉着古雅,且有超迈之气。贾环见之大喜,忙郑重道谢,当即命班勉拿了字去刻了匾额来。

    楚家父子来过了,贾环又忙写帖子给怀瑾,请他来玩。又让严卓严立往凌波庄去,告诉戚先生、英莲有事往这处房子送信儿。严卓严立回来时带了一辆车,载着一个青花狮子滚绣球大缸,里面圆叶浮摇。二人回禀贾环道:“戚先生说这一缸子荷花给环哥儿养着玩儿。说是摆在院子里阳光照得着的地方,再有一个月就开了。”贾环忙命搬到内院,于庭院中选了一个无遮无挡的地方摆好。

    转日,贾环从楚家下学,严卓严立便上来禀道:“怀大爷那里有人带了马来了。”贾环大喜,忙赶到这边来,见东边马房里追星已经在吃料了,旁边又立着一匹枣红马。转头见严浒陪着一个人在门房里坐着。严浒看见贾环,忙向那人道:“这是我们环爷了。”那人忙上前行礼,递上怀瑾书信。

    贾环拉了那人起来,见那人也不过一个十五六岁少年,看长相竟不像是汉人。因笑问他名字家乡。少年便答道:“小的叫呼春,乃是山西绥远人。”贾环想了想,绥远似在蒙古草原之中了,听他这名字和口音,果然是少数民族了。便领了呼春至客厅让坐,呼春不敢坐,只是站着。贾环见他拘束,也不勉强。

    贾环先拆了怀瑾的信来看,见上面写了,呼春是怀瑾北行草原时偶然遇见的孤儿,因会养马,骑射又精,被怀瑾收留的。因意外受了伤,不能干重活,正好贾环这里差事轻巧,便将他荐了来。

    怀瑾这话倒也不算撒谎。原来绥远、归化一带乃是镇国公一族世代镇守之地。怀瑾尚在潜邸时,曾以游猎为名出京,悄往此地见识军事。这呼春原是草原上的孤儿,与人为奴,放羊牧马。因受不了主人打骂,偷马逃出来的。正饿得半死时,遇见怀瑾一队人。怀瑾见他不过六七岁年纪,已然骑术精湛,便起了惜才之心。因怀瑾在北边也有商队,同“玉留馨”之用大概相类,便将呼春留给那里的掌柜的。

    因呼春聪明机警,于草原上又极熟,年纪渐长,又会辨识路径,知晓天气,又会说几种土话,本来将欲大用的,不想偶然坠马摔伤了肩,骑射皆受限不少,只好派去养马,偶尔送信而已。因这回正好来京送信,怀瑾想起来,觉着他正合贾环用,年纪也合适,且并又不知怀瑾这里的深浅,便将他遣至贾环处。

    怀瑾信中道,一则他自己养伤,二则替贾环养马,三则可教贾环骑术,一举三得,可谓实言。后面又道,近日正在城外暂住,不能往申燕贺,深以为歉。待贾环闲时,可通消息相约,往城外骑射游戏。

    贾环看罢信,向呼春道:“你受了伤?伤到哪里?现看哪里的大夫?吃什么药?”呼春忙道:“伤已经好了。只是肩上使不上力罢了。”贾环便笑道:“那就好。我这里活计有限,若有什么做不过来的,只管叫别人帮忙。”呼春忙道不用不用。贾环又问他在怀瑾那里领多少钱粮,呼春却道不曾领过钱粮。贾环不免在心中大大鄙视怀瑾一番。便跟他说,同其他小厮一样每月一两月钱。呼春自然无有不应。

    贾环又道:“你瞧我那马房如何,可窄不窄?”呼春便道:“倒不窄。只是是个北房,不如南房好。”贾环便道:“原来南房更好。既如此,再建一间南房就是了。”说罢唤了陶宝来,让再找工匠来,在马房对面建个南房。又让游冬领了呼春去安置行李床铺。

    贾环这里便给怀瑾写信。因四月初皇帝又奉太上皇、皇太后往城外避暑,楚适又每几日便往城外去住一回,贾环十分有暇。故算好了日子,约了后日同怀瑾骑马游玩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为五一就可以放假的浮云真是太天真了……

    好想死__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