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听却思住在何处,是何身份,几时的生辰。怀瑾看贾环说的,生日只他生母陪着吃碗寿面就算过了,倒替贾环气不忿,只是也无可奈何。又见贾环问却思,便知他要寻机还了人情儿。怀瑾想着那日却思倒是难得的喜欢贾环,才送的这礼。依着他的脾气,若贾环急急慌慌还礼,反倒不好。且却思这身份也不好说出,怀瑾也不欲深欺贾环。便只隐隐约约的让贾环不用深打听。
贾环见怀瑾信中云山雾罩,便知却思的身份大约是有些个不便启齿之处。只是心里奇怪,既说却思乃忠顺王府之人,身份又有什么不能说的。这么一想不免便想起忠顺王的名声来,又想到却思那般容貌,心里猛然一惊。再一想那日喝酒,提起因长相吃苦头上,却思就不曾驳他。且怀瑾引见却思时,也不曾称名道姓。贾环心里便冒出个想头,心道这却思莫不是忠顺亲王的优伶娈宠之类,若是像英莲当初那样从小卖了的,不知道原本姓名也不足为奇。
贾环这么一想,忙自摇头,暗骂自己是yi者见yi,吃饱了撑的亵渎人家。只是到底心里禁不住叹息,若果如所想,真是鲜花坠溷、白玉遭污,实可痛心。贾环这里扼腕兴嗟一回,便给怀瑾写信扯些闲篇,把这一茬儿揭过去不提。
过了两日,黛玉从城外回来,却是静太妃那里首领太监段源率领宫人送回来的。段源特意入内拜见贾母,向贾母道:“太妃娘娘请太夫人容谅。娘娘因实在喜欢林姑娘聪明大方,又因太后娘娘促成,已认了林姑娘做义女了!娘娘说了,因一时欢喜,不曾虑得周全,竟不曾禀过太夫人,实在失礼。”贾母忙道不敢,恭恭敬敬说些千荣万幸的话,送了段源去了。
其后众人便围了黛玉贺喜,贾母也大是欣喜。林黛玉自是谦逊,说不过太妃一时高兴,当不得真。只是旁人却不这么想,一转眼,贾家上下便尽皆知晓,众人一长一短议论不休,都道林姑娘好大福气。
贾环回来听说了,也自高兴。心道果然怀瑾说得是,全依着他说的来了。又想这忠顺王倒是个言信行果的,办事周全妥当,当可通功易事。这么一想又觉好笑,前日还在腹诽心谤人家,今日略有好处落到自己头上就顾不得了。
贾环正在这里暗暗自嘲,黛玉带着几个嬷嬷走了来。贾环忙迎进来让座,问她在禁苑如何。黛玉便笑道:“太妃娘娘原是为的好心才召我去的。娘娘说,端午大节下的,咱们府里自然热闹。因我丧制未终,本不该忘哀佚乐。只是我既从外祖母生活,自也该承欢膝下。只是如此一来,未免于孝道上有碍。故太妃娘娘将我带离这里,是解我尴尬的意思。娘娘还悄悄跟我说,虽是禁苑里怕比咱们家还热闹些,只是仗着皇家的名头,也就不算是我未尽孝了。”
贾环听了赞道:“太妃好体贴心思。”黛玉便点头道:“可不是!娘娘还准我没外人时仍穿素衣,有人来了才换颜色吉服。也并不带我去拜见人。因此在禁中几日竟比在这里还清静呢。”贾环便道:“那怎么又突然认了义女。”黛玉忙道:“可是说这个呢,竟赶巧了!”
原来端午当日,自太上皇、皇太后以降,皇家众人皆往禁苑金光湖上观看龙舟竞渡。静太妃因想黛玉独自留在宫中未免孤单,便欲携她一起往湖上略瞧一瞧再送回来。因几位太妃皆各自乘坐一座鸾舫,倒也不妨事。不想已上了船,忽皇太后请静太妃移步太后凤舟,又特命黛玉同往。
原来皇太后在闺中时尝与贾敏相识,今日听说故人所遗孤女在此,便命请来相见。待黛玉拜见了太后,还没说几句话,当今皇帝来给太后请安,忠顺亲王亦进来请安。今上因瞧见黛玉,便问是谁。因听说是林如海之女,倒劝慰两句。然后说了几句话,不知怎么就提起孩子来。静太妃便夸了黛玉两句。
今上便笑道:“自然太妃是会挑人的!偶然招待个女孩儿来,怎么竟长得跟五哥似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众人细看去,见黛玉跟忠顺亲王两个皆是绝世之貌,猛一见了便觉有五分像。若细细品来,二人那样绝尘拔俗态度,更是像了。众人皆抚掌笑道:“可不是!”皇太后便笑道:“真真一对儿亲兄妹似的!难得是身上这股子超逸之气都是一样的!可惜林姐儿年纪小,又生得弱,不然还更像呢!”
今上便凑趣道:“难得这样的缘分!太妃何不就认个干女儿!”皇太后也向静太妃道:“可是呢!这样你也算儿女双全了!”静太妃和忠顺亲王自然无不愿意,于是一来二去这事便成了。
黛玉在一边只愣愣的看着,从头到尾插不上一句话。皇太后道:“还不上前拜见母亲!”黛玉这方醒过神来,忙上前行大礼。静太妃笑着受她拜过,拉她起来,自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要死了!!!!!
更新不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