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适便笑了,道:“很用不着你ca心这些!”
贾环道:“不ca心不行!若先生累得好歹那才真耽误我们几个学业呢!还是另想个招法治我们吧,了不起我们多吃点子苦头也罢了。”楚适便笑道:“你放心,我自己知道自己。再者,翰林院里都是闲差,也没什么劳累的。”贾环听他这么说,只好道:“且行且看吧。”说的楚家三人都笑了。
既已计定,贾环便回贾府告诉贾政。贾政听说自然极愿意的,嘱咐两句勤勉用心便罢了。贾环便去告诉赵姨娘。赵姨娘知道了好生不舍得,站在屋当间骂道:“你那个先生专会出幺蛾子!上回带了你去扬州,这回又不让你回家!下回再来,他就要你改姓楚了!”贾环听了笑得歪倒。
赵姨娘骂过一回,消了气,也就跟贾环商量此事。因说贾环在那头没人服侍,便要让樱桃葡萄椿芽榆荚都跟过去。贾环忙道:“我那里有人伺候,严卓严立都在,又有游冬他们,尽够使了。何况那里都是男子,她们姑娘家过去也不方便。”赵姨娘想了想,便道:“也罢,那就让严嬷嬷、陶嬷嬷两个过去。横竖他们男人都在那里了,也可让他们一家子团圆。”贾环也就应了。
赵姨娘便唤了严嬷嬷、陶嬷嬷来,一起给贾环打点衣物使用。贾环走去告诉贾母王夫人等。众人听了便罢,也不理论。只黛玉拉了贾环细问了问,又嘱咐小心身体为上。这些事了,贾环又想着,自己此番常住翠芳院,若只管每日早早晚晚的在楚家蹭饭也不是个常法,便想着要向王熙凤要一个厨子。转念一想,翠芳院那里将来指不定有什么用处,不可胡乱安插贾府之人。故写信问怀瑾哪里能寻着好厨子。
贾环的东西收拾出来渐次运到翠芳院去。贾环又答应赵姨娘日日给她写信,又答应每隔几日便向楚适请假回来,赵姨娘方舍得放手让他去了。贾环又恐赵姨娘这里一时或有事,难同自己通消息。故让严卓、严立每日轮班往贾府这里送信,盘横一日方回。
怀瑾接了贾环的书信,倒有些犯难。好厨子他是尽有的,他先在潜邸时的旧人皆不曾遣散,有些带入宫中,有些在他自己庄子中居住。只是这些人都是知道他身份的,若派到贾环身边,天长日久难免泄露。他好容易得了小环儿这么个妙人儿,若叫他知道自己白龙鱼服,依着他那谨小慎微的性子,必然不动声色以礼相疏。到那时月缺花落,再难回还。
他纵然富有天下,却只得这一个可堪亲近的人。虽说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然算来只怕还得十年贾环或能入得殿试,十年之后谁知如何呢。且拖着也罢。
怀瑾抬头,因见太极宫总管太监安文正侍立一旁,便唤他近前,问留在庄子里那些旧人之中可有好厨子,要为人严密的。安文一听便知这又是为的贾公子的事了。因外头那假宅子正归他管,每有书信往来,也是他在宫中取送出入。今日这信一来,圣上捏着便皱了眉。这会子又问出这话来,安文便不敢妄言。
因谨慎禀道:“旧人之中厨子自是有的,且都是一手的好烹调,圣上当年都是尝过的。这些厨子们头一样取中忠心,其次要手艺好。至于为人如何,却没理论。”怀瑾听了也无奈,便想着从外头寻一个厨子给贾环。只是饮食乃是第一要紧之事,不知根底的人总难放心。
正想着,一个年轻太监走进来请安回话。怀瑾一看却是副总管常德,便笑道:“你来得正好!以往你不是闲着便往厨房去,想来你是知道的。”常德听问,想了想,笑道:“我倒记起一个人来,厨艺极精,为人极老实。尤其是口风严紧!再没有比他更严紧的了!”怀瑾便问是谁,常德便说了。
怀瑾听罢便笑了。想了一想,倒觉此事有趣,便吩咐安文安排此事。安文忙道:“圣上,莫听常德这小猴儿胡诌!若果然荐了此人去,贾公子岂不要恼?”怀瑾摇头一笑,道:“只管办去。”安文只好去了。
转日,便有怀瑾宅子那里来人带了怀瑾书信,又领了一个人来。贾环一瞧,便知怀瑾又大包大揽,已给他找好了厨子了。贾环倒也乐得省事,拆了信来瞧了瞧,便要写回信。忽见几个字让他有些个恍惚,举信细看,竟不是他眼花,怀瑾荐来的竟是聋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