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为先,高台厚榭、仙姿妙景皆不强求。”
因先时是钱槐出面相请,众明公只当是赵家要建园子。因内务府衙门里的官儿大体都是爆发的,几人又听说这赵大人乃是新升了员外郎,只怕造园子也是要替自己长脸面的意思,因此他们只往那奢靡富丽上使力。谁知这竟是孩子们闹着玩的,几人便没了心思,这个说先前在别家还有活计未完,那个说已跟人说定了不得闲。
钱槐听了便怒道:“早先跟你们说时你们不说不得闲,这会子倒拿乔!既叫了你们来,还能差了你们银子不成!”贾环忙斥钱槐道:“你又乱说话!”钱槐一撇嘴。贾环又转向众明公道:“我这里小玩意,几位老先生瞧不上眼也是有的,我也不敢强求。大家尽管请便。”
众人纷纷告辞,只有一位老明公还坐着吃茶。这人见贾环、钱槐都看着他,便笑道:“在下现今正闲着,若小公子不弃,便厚颜自荐了。”贾环忙道:“求之不得!倒要多谢老先生肯帮忙,也免得我们埋头埋脑胡闹了。”老明公忙道不敢,二人客气几句,渐渐攀谈起来。
原来这老明公姓景,原是姑苏人,自幼喜玩山水花木,在当地已是治园名家。因都中有人盛情相请,便来此停留些时日。因自去年起他便听说内务府里弄什么水泥,起初也没在意,却是一回往城外坐船去,亲眼见了拿水泥筑堤修桥的,这才大觉奇异。因总想试一试这个东西究竟如何,只是如今只有官家得用,市井间一点儿见不着。这回听说是专管水泥的赵员外郎家建园子,他忙就赶上来,旁人走了他也不走,就为的或能得个由头用上水泥。
景老先生听贾环说这个园子不要多大、有个住人处、要有水、要多多种树之类,他都点头听着。渐次便听见什么自来水、下水道云云,越听越是惊奇。贾环又说怎么在屋子地板下修水槽,引温泉水流入,用以冬日取暖。景老先生听了,抚掌赞道:“亏公子想的出!真真妙策!”赞罢,又犹疑道,“可惜,这个水槽难做,用砖石总有缝隙,用三合土日久难免渗水。”
贾环便道:“这个我倒另有预备,如今且先将地面上定下来,尤其地势高低远近先定准,才好说地下这些东西。”景老先生一听,便觉水泥是有着落了,心中欢喜,忙又约贾环明日出城,探看地势、丈量地亩。贾环便应了。
转日,贾环领着钱槐、严卓、严立,景老先生领着十几个徒弟、匠人,一行浩浩荡荡出了城。景老先生将贾环那一百来亩地面细细踩了一回,胸有成竹,便跟贾环说他回去起个稿子来,再请贾环看是否。说罢兴匆匆去了。
贾环在外跑了一日,回到翠芳院便忙忙的洗了澡、吃罢饭,便让在院中大槐树底下摆下摇椅,贾环便拉钱槐一同乘凉。钱槐不肯坐那摇椅,另搬了一张交椅来坐了。严卓严立便捧了瓜果来,又端了小杌子坐下。四人议论些建园子的热闹。
一时关大厨一手拿着习字的石板,一手托着一个小铜水丞走了来。给贾环行了礼,便从后腰里抽出一根毛笔,沾了水,在那石板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道:今、日、戚、先、生、遣、人、送、来、新、鲜、荷、叶、明、日、吃、荷、叶、蒸、饭、可、好。贾环看了忙道很好,又向关大厨笑道:“你的字写的越发好了!比你这几个小先生写的都强!”关大厨忙写道:托、主、子、的、福。
众人看了都笑,严卓笑道:“如今咱家关大厨可是远近闻名的学问人,跟卖肉买菜的讨价还价都要写出来!厉害着呢!”关大厨听了便在那里傻笑。贾环知道关大厨这个年纪了,识字习书十分不易。这二三年功夫,从初时写十个字八个用拼音代,到如今这样,着实下了苦功。贾环对着关大厨狠夸一番,夸得关大厨止不住的笑。
贾环又道:“可惜这石板子写字慢,若有根铅笔给你,你早横扫这八街九巷了!”贾环自说罢,旁人尚未怎样,他自己先猛的一拍大腿,“嘿呦”一声儿,道:“真真在这里过的傻了!这样好东西怎么早没想起来!”说着便站起来,撇下众人,进屋去写写画画。转日,便让人送信给喻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