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颠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38
    著名的书画店、玉器店、以及珍玩店,甚至还有一些是专门卖洋货的,讲的头头是道。宁西趁机问问那些希罕货都怎么来的,外地货时不时兴,一直问到送货离城时确实是需要“路引”这东西,这才指著轿子走上一圈再说。

    以他这种已婚身份,即便得了老爷同意出门,也是没法在路上慢悠悠地逛大街、压马路的。他头上还被青络盖了一顶帷帽,就为了遮挡旁人视线。所以要逛街,也得先选定了店面,而后能清场就清场,宁西这才能进店里瞧瞧。

    即便如此,宁西也觉得跑这一趟相当有趣。百年前的老店喔,就连鉴赏能力绝对是零的书画店,宁西也让轿子停下来,好奇地进去晃了圈。不过要送什么,宁西心里其实早有了方案。

    古人不挺喜欢玉的嘛,他原先就打算选个刻章的玉石送人,实用又贵不到哪去,该算是稳当的安全牌。不过之后四爷自己补了三百两银子,这玉石章就可以视状况升级成配戴的玉佩,反正就朝三百两上限估摸著买,大概没错。

    而这个打算,却在最后真逛到了玉石店时,被宁西自己给推翻了。

    进到店里逛了一圈后,宁西好奇指指一角摆放的大小石头,“怎么会有碎石头摆在这?这都做什么用的?”

    “这位格格,这些是小的子侄自滇缅那边顺手带过来的原石呢。所谓原石,就是里头可能藏有各种贵重宝石的原始石块儿,这没撬开前谁都不知道有没有,就让瞎摸著买,算是给贵客们多一个猜石的乐趣。听说是滇缅那处新流行起的花样儿,小的子侄就这么带过来了。”

    一听,宁西眼睛一亮。嘿,这不就是后世的赌石么?

    依据后世《滇海虞衡志》的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赌石最开始留有书面纪录的,就是源自于清朝。在这个时候自是还不成规模,不过这样的猜石头趣味,已经零星地出现在一些商家里头,作为揽客的噱头。这店主的子侄也是见这噱头有趣,称斤论两地进了这些粗石头,就为了给贵客乐呵乐呵。

    看过赌石小说的宁西自然也觉得有趣,遂问,“这些怎么卖?我要买了,你们能解石吗?”

    连“解石”这种半行话都出来了,掌柜的眼睛一亮,赶紧道,“解石当然没有问题,弊店完全可以代劳。要格格解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