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了三种上、中、下三条对策可供圣上定夺!”
说到这,裴蕴偷看了一眼杨广的表情,以决定自己接下来发言的倾向性。
见此,杨广见怪不怪,点了点头,微笑着鼓励道:“都说说看。”
裴蕴拿不准杨广的态度,只好陈述道:“上策为,不但尽数赦免这些犯事的骁果军将士们,而且将城里的储备、宫里的财物都拿出来赏赐给他们,然后整顿兵马,率部北上,回师洛阳!”
说完,裴蕴偷看了一眼裴矩,这是他的提议。
“中策为,将这次犯事的主犯同犯尽数诛杀,胁从不问。然后安抚士卒,照骁果军将士们在关西时的爵位和待遇,在江都重新规划一份给他们,让他们在江都安家立业。”
说完,裴蕴偷瞄了一眼虞世基,这是他的提议。
“下策为,将这次犯事的人尽数诛杀,圣上带南人过江,迁都丹阳,北人则全部留在江北。。。。。。”
说到这,裴蕴不敢说下去了,这下策不是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想的,而是按照隋炀帝的喜好,早早就拟好的。
听到这,杨广算是听明白了,这上、中、下三策,用三个字来概括无非就是:拼一波,苟一波,混一波。
杨广微笑着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地道:“大家对这上、中、下三策有什么见地和看法?都说说,不必讳言!”
此时,虞世基在四人中地位最高,理应最先发言,见众人都望着自己,虞世基整了整衣衫,上前一步,道:“圣上,微臣以为,这上策太过。”
“前面我们采取的高压办法加上怀柔手段,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骁果军中逃亡的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现在更是引发了一场未遂的兵变。是故,在臣看来,现在的骁果军,他们的思乡之情有如滔天的洪水,如果一味的防堵,终有一天会有决堤之险。”
“所以,微臣以为,对于这股洪流我们不但不应该堵,而且要因势利导,借着将士们的北归之心,誓师北伐,打回中原,收复两京,重振我大隋河山!”
说完,裴矩身子一松,仿佛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堵在胸口的闷气舒出去了一般,轻松了不少,径自低着头、躬着身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