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五十三节 技术换市场(2/2)
是我们全中国的光荣。”

    “没错,没错,哎可惜了。”

    赵书礼叹气道。

    范旭东安慰道:“可是那俄国罗刹人给你压力了。”

    “这倒没有,只不过他们答应购买一些机器,条件就是你肯出让制碱的技术。”

    范旭东一听怒了:“什么!为了卖几台机器,你就让我出让我们的宝贵技术,这,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到底是你那机器厂重要还是我这碱厂重要,机器美英ri俄法意多少国家都能造,可是这制碱呢,全世界比我们技术好的我敢放豪言打着灯笼都难找。如果是为了国家利益我倒还能接受,可是你竟然只为了卖几台机器就让我出让技术,这真是岂有此理。”

    范旭东的发怒不但没有让赵书礼生气,反而让他茅塞顿开,对呀为了几台机器确实不值得,但是国家利益呢,这个制碱技术能换取什么样的利益呢。

    赵书礼又是几天的琢磨,就想好了算计苏联人的计划。

    他不仅仅是要卖几台机床给苏联,而且要苏联以后买同类设备都得从绥西购买。

    当然语气不能这么直接,他是一个很讲究说话方式的人,他跟苏联人提出了一个合作的提议。那就是,双方签订一个互惠的商业协议。协议中规定,如果苏联今后要购买机器设备,如果在技术水平同等的情况下,要优先从绥西采购。而绥西有义务把所有的苏联感兴趣的技术对其转让,比如永利制碱的技术。其实这样的条约对苏联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就像国外对中国封锁制碱技术一样,这个时代他们对苏联的封锁还要远甚于中国,很多中国能够买到的技术或者产品其实很多苏联未必能够得到。

    而且此条款中,只规定了绥西有义务对苏联开放技术,而苏联并没有对中方的同等义务。因此对他们非常有利,一旦签订了条约,相当于赵书礼控制下的绥察蒙会成为苏联一个技术中转地,可以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而西方对其封锁的许多技术和设备。

    但是此次来的代表团并没有这个权限,他们表示只能把赵书礼提出的条件向国内请示。赵书礼有信心史太林会同意的,果然没过多久传来消息,苏联人同意了。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一旦他们需要的机器和设备中国可以生产,但是苏联其他友邦也能够生产的话,出于【整治】考量苏联不能完全从中国采购,但是愿意分配至少三成的份额给中国。同时还要求赵书礼答应,当他需要设备的时候,也优先从苏联采购。

    三成不少了,赵书礼知道,苏联工业化时代采购的机器设备可是数以千亿计的,只需要三成的市场足够中国完成工业化了。而至于苏联出口设备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苏联巨大的工业化让他自己几乎不会出卖设备,就算是有富余,而赵书礼这里有需要的话,采购谁的不是采购啊。

    于是他愉快的答应了,他心里明白,这个条约说白了,就是后世中国市场换技术的反版而已,是用技术换市场,而且不止中国自己的技术,而是全世界中国可以买得到的技术,换取苏联无限庞大的市场,如果此协议运行顺利,很显然他将独霸苏联市场。

    ;

    </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