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阳刚之气从哪里失落?(1)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吉里根女士在《不同的声响》中指出,男女的差异在于女性更加具有”与别人联系”的愿望和倾向。这种倾向使她们更倾向于人类情感的沟通和自我完善。正如多米尼安博士指出的:”现在婚姻对男人是越来越不可思议了,女性已比男人更能付出真诚、沟通与完美的性爱。因此我们必须给男人们正确的教育,使他们重新学习人际关系,并了解生命中更多值得追求的事。”
的确如此。女性在人际关系当中没有背上沉重的、社会复杂因素造成的包袱。吉里根女士认为:许多女医生宁可留在病房,而放弃了高升的机会,她们对人的关心超过了对成功的需要。许多女律师也对其职业的争斗,以及输赢的残酷感到不适。她们认为,女性需要人际联系,而男性却需要社会事业色彩浓厚的联系,实际上是人的隔阂与争斗。
当我们看到”阴盛阳衰”的现象时,的确看到了整个民族和社会需要更多的阳刚之气。而男性的性别特征——男人性格——男人社会属性之间,决不是没有联系的。
”男宝”、”青春宝”、”人参蜂王浆”、”大力神滋补液”……等等”壮阳补肾”的营养药品,给许多男士带来福音,其市场销路的背后,是男性恢复和增强男性性功能的心理需求。有一则广告:”还我男子汉神威!”的确颇受欢迎。
但是,营养滋补药品为什么受到欢迎?男性的阳刚之气到底为什么失落了?女人的不满、男人的自卑和烦恼,的确不该回避,而应该认真正视。
如前所述,国外心理学家的洞察是有道理的。当男性面向社会,承担更多责任或竞争的风风雨雨时,虽然在其意志、能力、信心等方面受到锻炼和提高,但在从属的另一个侧面,也就是与男性的性功能密切相联的男性性心理、男性性特征及由此而产生的男性阳刚之美,却是在付出着、耗竭着。
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心理、情感、亲情、性爱、生活互助等十分广泛而具体层面上的互相融汇与补充,本身也是阳刚之气升温和滋养的”生态环境”。
也许人们已开始注意到,从婴儿开始,男性接触祖母、外祖母、母亲、保姆及女性亲缘关系要大大多于男性。幼儿园的阿姨则几乎全部是女性,而小学、中学里教师仍然是女性居多。于是,当男性在发育、成长的阶段,他们对女性的接触、模仿、依赖及各种潜移默化接受的影响实在太多太多了,而一旦成人了,走上社会了,他们又需要独立、需要奋斗,需要某种隔阂。
男性,你意识到自己的悲剧了吗?
中国已成功地为一对自愿变性的青年男女作了性器官移植手术。30岁的男青年和22岁的女青年通过手术对换性器官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