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基督教当中的摩尼教的成份。由于这种宗教影响,青年人的理想主义冲动和肉体的冲动”在我们中间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他把那些所谓的对于美和诗歌、对于与性毫无关系的”理想爱情”的追求称之为”极端理想主义的冲动”。罗素引用了他的一位富有理智的朋友的自白,他说:
”我相信,我的青年时代是很典型的,因为它鲜明地展示了这种不同。我每天用数小时阅读雪莱的诗,而且会产生一种感伤之情:
飞蛾对于星光的渴望,
黑夜对于黎明的幻想。
接着我会突然离开这崇高的情感,想要偷窥那正在脱衣的女仆。后一种冲动使我十分羞愧;但前一种冲动是一种无聊的表现,因为它的理想主义是对于性的盲目恐惧的正面。”
《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娃认为,在人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上,再没有人比马克思说得更精辟、更准确了。她引用了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这样一段话:
”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
男女之间的关系,当然不可排除性差异、性交合与性吸引的关系,而这当然是人和人之间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的重要体现。这是人作为类存在物区别于其它类存在物及其区别程度的重要标志。
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当然在人类历史上演出了许许多多没落颓废、混乱污浊的丑剧,但是,其中的原因,决不是以性吸引本身作为惟一的解释,而恰恰包括了将一切美好价值追求与性的冲动割裂开来的宗教的与世俗的观念。包括了那些以否定和压抑性的冲动,否定和扼杀性的吸引为前提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规范”。
幸而,”性感美”向我们走来了。性感美的意义在于性与美的结合,在于性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统一。性感美昭示的价值在于:对于性的冲动和性的吸引,不是否定、压抑、扼杀所能解决的,而是引导、升华,是在与美的追求相结合中纳入人类美好价值追求的体系当中。
否则,女性的肉体就永远会是祸水,只要社会上划分为男人和女人。
在性感美的追求中,人们注重女性性生理特征展露的美。当一位女人性生理特征极其淡化、萎缩,她还美吗?在性感美的追求中,人们注重女性身体对性欲的激发和吸引,当一位女人没有这种力量的时候,她还美吗?
性机制和美机制就是如此神奇地分割着而又溶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