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美滋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8 性美--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良...(2/2)
故纳新,以自助也。玉茎不动,则辟死其舍。所以常行以当导引也。能动而不施,所谓还精。还精补益,生道乃著。”

    所谓”动而不施”的”还精”,无非是只性交而不*,以此来”还精补益”。关于通过性交取对方元气而补自身元气的说法,古代医著性书当中比比皆是。

    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的《中国古代房内术——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一书,对此作比较客观的评价:”性交的治疗作用大多是虚构的。与其说这些信念是基于生理学的事实,倒不如说是基于巫术的考虑,但是现代医学可以同意它的总原则,即和谐一致,双方满意的性关系对于男女双方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所谓一个精心安排的正常性交过程可以治愈因性挫折或纵欲造成的各类失调,这一原则似乎也含有真理的萌芽,尤其是应用于神经病方面的时候。”

    只要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音乐疗法,我们就更加清楚审美需求的满足和精神愉快对于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价值了。

    我们一般把审美需求理解为高层次的、脱离了肉体和生理需求的精神需求。可是一切精神皆由物质所决定,一切物质又由精神的反作用所决定!人们常常把吃饱肚子看得比精神愉快更重要,这在社会宏观的层面上是对的。物质消费总是比文化娱乐消费要更加”基本”、更加”实际”。可是具体到一个人来讲,审美需求并不因吃不饱肚子就没有了,就消失了。

    人类祖先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代起,就有了追求美的意识。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刚睁开眼睛就有了审美需求。而且现代医学表明:当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第一次能够用眼睛看到外部世界的时候,如果是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世界,他的潜意识会得到很大的开发,而对以后的聪明智慧、形象思维大有好处。”胎教”的道理则更能说明问题,这一理论把人的审美需求追溯到了娘胎里的时候,孕妇如果经常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则十分有利于胎儿的发育,有利于胎儿出生以后的性格、精神的健全。孕妇如果经常听美妙的音乐,则胎儿的发育情况和以后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胎教就是美育,早期智力开发就是美的开发。

    因此,把性的欲望仅仅看成是动物一般的生理欲望是完全错误的。自从人类作为人类而区别于动物之时,其区别的基本标志当中就已经写下了”人类审美需求”这一重要的人类灵性。审美欲望不能满足,不仅是精神上的损害和空虚,而且造成生理上的不良影响,而审美欲望的满足和不断升华,则不仅是精神层面上的健康完善,而且也影响到生理健康。

    大量调查和统计数字表明,能够在美满和谐性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美感的人,身体健康、寿命更长。而长期独身、性抑制持久而严重、婚姻生活充满不幸和痛苦、虽有性生活却不和谐美满的人,不仅发病率高、精神状态不好,还会影响寿命。而精神失常、精神分裂、心理变态者中间,这种人的比例要比正常人高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