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家有考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234
    两个掖门只有他们这些要参加殿试的贡士才可以走,或是在大朝之日才会开放给百官走。

    平时,王公百官们走的则午门正中门洞两侧的门洞。

    正中的门洞是皇帝专用的。

    皇后大婚时也可以从此门迎进,再来就是殿试结束后,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时可以从此门出,以示无上的荣光。

    穿过午门再穿过奉天门,他们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广场。

    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早已立在殿前,昂首挺胸的接受了众考生的参拜。

    广场极是拢音,三百多人推金山倒玉柱的跪拜,声动云宵。

    在场的人无不热血涌动。

    可是,他们却也只能硬生生的忍着,静候明德帝的到来。

    辰时一刻,明德帝萧北现身于皇极殿。

    所有人走进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

    整个大殿肃穆之极,唯有首辅大学士张仕维宣读圣旨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没有人敢不专心听,若是因为殿前失仪出了差错,剥了功名是小,丢掉小命才是真,因此,众人都打起了一百二十个精神。

    在圣旨宣读后,三百多考生依次入座,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

    殿试开始!

    第176章

    到了这最后一关,也就只有一道考题,那就是策问。

    这策问可以是阁老出题,亦可以是皇帝亲自出题。

    当谢越彦正襟危坐在位子上,看到发到他手里的试卷上的策问时,他就明白这题肯定是明德帝亲出无疑了。

    《问沛县之水何治?!》

    材料为:明德二十三年夏末,黄河在铜山县韩家堂决口六十余丈,黄水由陵子、孟山等湖注入洪泽湖,沿途居民田庐被淹;沛县等十余州县遭水灾,冲塌房屋众多;浙江台州、黄宕、太平海潮,淹毙三千余口,灾民七万余人。

    大水所到之处浮木撞桥,遂攻铁索尽断,而河流泛滥,并淹两岸房屋,房屋尽被冲压,已成石滩。

    沛县受灾最为严重,署衙、仓廒、监狱均被冲毀,八十八名犯人只剩四十四名,因案卷冲失,书办淹死,其犯人姓名、罪名无凭可稽考。漫溃堤畻二三十丈,县城厢内外水高一丈七八尺不等,大水冲塌城垣,城与大水相通,大水将近一月不消。被水之初,一万余人赴四散逃荒。

    简直触目惊心!

    看得出来上次郢王萧临渊带来的那幅《千里饿殍图》当真把明德帝气得不轻,但同时也让这位贫苦出身的皇帝心中暗自警醒了。

    自从来到京城后,谢越彦就命小海暗中收集了许多关于朝堂动向的情报,其中就有这一条。

    他曾与李伯父和宋松安讨论过此次会试是否会成为策问考题,却没想到会试时并不见其踪影,却原来出在了这殿试之上。

    只是谢越彦收得的情报也只有一个大概模糊的情况,却并没有这样准确的数字展现眼前,让人胆战心惊。

    一向淡然的谢越彦眉头微蹙。

    难怪郢王萧临渊会背了那样一幅图回来,若是不及时赈灾怕是会动摇国本啊。

    答策题一般要联系古今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剖析和展开,要提出当下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要太过放飞自我,随意指责朝政。

    那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

    因为这些人都会在读卷官这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