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朝去晚归,不再留于宫中宿值,在卫府的时间从此规律了许多。
“去病多吃点啊。”一家四口一起吃晚饭,其乐融融,大舅格外开心,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肉。
刚才同舅父们踢蹴鞠太猛,肚子饿得咕咕叫,满满一大碗被我扫荡得快见底。
“饭太多,我吃不下。”我捧了碗往厨房走。
“别扔,倒给我吧。”二舅拦住我。他小时候过苦日子,所以特别珍惜粮食。
“怎么能让舅父吃剩饭。”我不好意思地走回来坐下,硬着头皮把碗里的食物吃完,连打几个饱嗝。
大舅满意地看着我扫荡碗底:“就要这样多吃饭,去病才能像大葱似地蹿个子。”
“嗯。”我腮帮子里塞满了麦饭,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因为我知道大舅最近经常偷偷给我加很多饭在碗里。
“小时候长得快,长大了就长不高。”小舅还是改不了他的乌鸦嘴。
“别听他瞎说。”大舅顺手给了小舅一筷箸,安慰我道,“你看你几个舅父姨娘,哪个不是玉树临风,亭亭玉立,还愁长不高?”
这几个词从平日里正经严肃的大舅口中说出来,带着洋洋得意的语气把自己也夸了进去,一席人都被逗乐了。
“襄哥哥!去病哥哥!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呀?”卫长公主表妹穿着天蓝色的小襦裙,梳着好看的小发髻,哒哒哒一路小跑朝我们跑来,身后跟着数名表情惊慌的宫女宦者。
“走啦,别又被她缠住了。”曹襄拉了我的手一阵狂奔,直到出了北司马门,才回头望了望被侍卫拦下而哇哇大哭的表妹。幸好陛下不准卫长公主私自出宫,不然她非追上来不可。这丫头,知不知道我们是在逃学!带着她岂不是会弄到兴师动众,人尽皆知?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逃学,还得从庄太傅的离职说起。三年前,东瓯战事平息,人民内迁,过了几年太平日子;不料最近闽越王见东瓯之地空虚,起了贪心,趁机发难,侵占了东瓯。庄太傅是会稽人,加之曾有成功平定东瓯之乱的经验,陛下决定直接派庄太傅去做会稽太守,坐镇东部。太傅职位就由中大夫朱买臣全权接手。
“这个朱买臣,靠着庄太傅发迹,却是个绣花枕头,教书水平不是一点半点的次。真希望陛下派去会稽的是他。”这日休息时,曹襄抱怨道。
“是啊是啊,我完全听不懂他的口音。”我深有同感地附和。三年功夫我已经学了一口流利的关中话。然而朱太傅的会稽口音嘛,连陛下也是只愿阅其奏章,不啻听其议事,那也怪不得学子们不爱听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