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的失望了吧!看了马原小说中的一首诗,想把它抄给你,作为我们无缘的写照。
你聪明,但你不知道
你的无意地一瞥
我曾怎样地心跳
你聪明,但你不知道
保重!
纬憾笔
我感到有什么从我的眼角滑下来,湿湿的热热的。是泪。
=======================================
小小说二题
《面对同一张招工启事》
曹君大学毕业后南下珠三角打工。
由于种种原因,曹君流浪奔波了一个多月仍未有工作。而从家里带来的几百元钱也差不多用尽了。
这天,曹君身上只剩下一元三角钱了。捏着这一元三角钱,曹君没有像往常那样买一份当日的《广州日报》来看“求职广场”上的招聘启事,他甚至舍不得买一个馒头来吃,——在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情况下。
他摇摇晃晃地蹒跚在工业区的每一条路上,目光吻遍各个角落里的大大小小的招工启事。
招女工。熟手。要求三年以上经验。几乎所有的招工启事都离不了这三条。终于出现奇迹。他在日当正午眼冒金星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张招工启事:
招清洁工
男女不限,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能吃苦耐劳,不惧脏臭(因有时需要疏通厕所及下水道),月薪五百元。有意者前往大中路100号明兴电子厂。
曹君终于将手心里那被汗水浸湿的一元三角钱买了几个馒头吃了。他想,这样我去见工时会精神一点。
曹君下午去了明兴电子厂。
一朵好花,他不管是在室内还是野外,都能开得好好的。曹君对录用他的人事部职员如是说。
这之前,和曹君一样大专毕业的刘君也看过那张招工启事。
终于有招男工的了。刘君愤愤地说。可是,的我堂堂一个大专毕业生怎么能够去干与厕所打交道的没面子的活儿呢?
刘君顶着烈日,继续在工业区与工业区之间摇晃。
金乌西坠,工业区霓虹四起。刘君依然未有工作。累、渴、饿。钱!——中午就没有了!
刘君几乎已没有一点力气了,那两只脚似有千斤重,每向前挪一步都很吃力的样子。刘君感觉自己眼睛前面冒出了许多油菜花,金光闪闪的。怎么会这样呢?
这时,一个女人从一个角落里闪了出来,正将一叠钞票往一个纸袋里塞。
四周没有人。饿得好难受。四周还是没有人。嗓子快冒烟了。四周真的没人。我可能饿死在这里了。没人。没人。真的没人。刘君心狂跳了一阵后猛扑了上去
半年后,刘君被押上刑场。
其时,曹君因工作出色,已升为经理助理。
========================================================
《姑爷东城》
东城是村里的准姑爷。
说是准姑爷,是因为他和村里的高娥两个还没领结婚证,甚至连娘家都没回过。他们只是在中山租了房以夫妻名义同居而已。
据说那是因为东城在四海家具厂,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块钱的工资。看在钱的份上,没找到工作的高娥虽比他少了十多岁,亦有滋有味地做起了他的女人。
岁末,高娥携东城从中山回娘家。
东城到我们村后,大肆吹嘘自己在四海家具厂地位如何尊贵,工资如何之高,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元。一千多元呐!村长一个月的工资才五六百哩。而且,我们村人均年收入仅三百多元。
东城还说,他要是带个把人进厂,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进厂后还是跟他在木工部学木工。学徒时五六百,学成后也是一千多。
我爷就是听到这个消息后,特意上街买了酒肉来,教我娘炒了六个菜(我们村待客的最高标准),请他到家中吃饭,希望他能带我去学木工。
酒足饭饱之后,东城拍着说:“放心吧,你个仔进厂的事我包了!以后学成了木工,嘿嘿,像我这样,房子、老婆、彩电、摩托全都会有的!”
我爷忙说:“那就多靠你呐,我个仔要是学成了木工,少不了请你喝酒。”说着又对在一边陪酒的我说道:“毛毛,还不赶快向姑爷道谢!”
听说能去打工赚钱,我早就乐得心花怒放了。忙起身口称姑爷道了谢。
走时,东城又说,过年车紧,他和高娥初二就会趁车松去中山。因厂里要到初八才开工,所以教我等到初八再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挤车去。
他留下了四海家具厂的地址,打着饱嗝而去。
正月初八,我挥手告别了湖南衡阳那个串在省道320线上的叫东湖的小村,来到了中山。
在四海家具厂门口守候了一天,工人上班下班进进出出,我的眼睛尽管睁得比鸡蛋还要大,愣是没见到东城的影子。
眼看天快黑了,我慌了起来,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壮着胆子去门那个看上去能吓死人的看门老大。
“董东城?湖南衡阳的董东城?——早在去年底就被公司开除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