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了不是?
卢克思倒是不反对这个,与陈景书两人商议一番之后,很快就定下几个计划。
没多久济养院就开张了一家做包子馒头面条一类的店铺,又有一家编竹器的铺子,也做点轻巧的木匠活儿,另外陈景书还非常公器私用的把陈家今年给三等仆妇小厮以及一些庄子上下人发的鞋子纳鞋底的活儿给揽了些过来,因为卢克思说来了几个会做针线的妇人,材料都是陈家提供的,这些人只需做手工就行。
这么一来,虽说银两还有缺口,但总算有了进项,还能多撑一段时日了,至于说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子还得慢慢想,唯一的好消息是,卢克思算了笔帐说陈景书明年可以安心的参加童试了,不必担心考完回来济养院已经饿死。
不过让陈景书惊讶的是,如今这为数不多的进项里头,几个无儿无女的妇人居然出了近一半的力,除了做鞋子,妇人们在忙活灶台上的事情的时候也远比男人擅长,有了她们之后包子铺的生意倒是好了不少。
妇女能顶半边天,老前辈说的话果然是真理嘛!
如此一面读书一面和卢克思想办法经营济养院,时间不知不觉就从六月滑到了九月底。
九月底的天气已经多了几分凉意,这日陈景书一早照旧去给吴氏请安,却见吴氏瞧着他直抿嘴笑。
陈景书茫然的看了看自己身上,疑惑道:“儿子没穿错衣裳呀,母亲笑什么呢?”
吴氏道:“你妹妹昨日回来了。”
啊?
陈景书的表情更加茫然了:“我难道不是你和父亲唯一的孩子吗?”
吴氏:“……”
这儿子真的是个傻子!
第18章
虽说知道黛玉回来了,但于陈景书来说并无什么区别。
总没有说他知道黛玉回来就巴巴的跑去林如海府上要见面的,那成什么事儿了。
因此陈景书倒是每日照常读书,逢休息的日子要么骑马射箭,要么去济养院找卢克思,两人一起想想还有什么生财的路子。
吴氏虽然提醒陈景书说黛玉回来了,却也没有让陈景书上门的意思。
以往是贾敏邀请她的时候,她顺道把陈景书带上,如今林府没有主母,再加上黛玉还在孝期,陈景书时常往那里凑叫什么事儿?
这对两个孩子都不好,因此吴氏倒也不急。
左右黛玉守着孝,也不能变成别人家的。
要说起来,吴氏对黛玉还算是挺满意的。
黛玉相貌人品都是世间少有的,又有才情,吴氏虽看不懂那些制艺文章,但见陈景书认真拿着黛玉给他的批注做笔记的样子也知道黛玉不是胡乱写写,这么个姑娘,既有才有貌,又能帮助陈景书进步,把他往正路上引,多好呀。
至于说黛玉身子弱,这倒不必太在意了。
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姑娘小姐,至少半数以上先天都有些弱气,从小吃着药调理也是有的,黛玉如今才几岁?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何况这么个姑娘还能从小看着,总归知根知底,比旁的倒是更好些呢。
往家世上说,吴氏倒是不指望陈景书娶个高门女的,这事儿有则有,没有也不强求,何况林如海家里人口简单,以后也不必担心有乱七八糟的糟心亲戚。
越想越觉得黛玉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