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比一般的盾牌还要牢固,可以说刀枪不入,但是自己手上的斩龙宝剑可以说是削铁如泥,可能横砍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直刺的话绝对没有问题。
其实第一招毒蛇出洞只是尝试着进攻一下,看究竟能不能刺穿藤牌。高猛自己没有把握,那个倒霉的藤牌兵倒是很有把握,原本以为躲在藤牌的后面就可以安然无恙的,可是没有想到敌人的长剑直直地刺穿藤牌,直接刺了进来。
在斩龙剑刺穿第一个藤牌将那个藤牌手杀死后,高猛心里就有底了,不管怎么样先将包围圈里面第一重的藤牌手杀死再说,没有了他们的掩护,后面的长矛兵也就很难发挥威力了,接下来的打斗就会轻松一点。
高猛手握斩龙宝剑疯狂地朝那些藤牌手刺去,可是真正的交上手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敌人相当的狡猾,刚开始自己还能占据上风,可是打下去没有多久就全面陷入了被动之中。那些家伙配合的实在是太默契了,在攻防上配合的简直是天衣无缝,他想要杀出去谈何容易。
那群可恶的藤牌手在发现敌人手中的宝剑能够刺穿自己的盾牌后,很快就改变了防守策略,不断地压低作战的重心,全力攻击高猛的下三路,那些弯刀一直砍向他的膝盖一下的位置,这样以来防守就相当的吃力,一心防守的情况下当然无瑕进攻了,可是如果不能进攻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占据上风呢?
其实,让高猛烦心的并不是那群藤牌手一直用弯刀攻击自己的下盘,最主要的是那群家伙后面的长矛手,面对一个个长矛主攻中路的时候,让他防守起来就更加的吃力了。一方面要应付主公膝盖一下位置的弯刀袭击,另一方还要护住中路不被长矛刺穿,这样的战斗真得是很累人。
在冷兵器时代箭矢的杀伤力十分的大,长矛手后面的弓箭手可以说在没有丝毫障碍的情况下不断地朝高猛射箭,当箭矢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时候使得他躲避起来就更加的困难了。
虽说高猛武艺超群,但是面对上中下三路敌人的围攻,防守起来相当的吃力,一时间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别说去进攻了,想要缓解防守压力都十分的困难。
虽说防守起来比较吃力,但是艺高人胆大的高猛丝毫没有露出来畏惧之色,仰仗着手中的斩龙宝剑削铁如泥,还是可以和敌人周旋的。宝剑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藤牌刺穿,也可以很轻松地将长矛砍断。虽然没有办法进攻,但是依旧可以防守的密不透风。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很显然无论是藤牌手还是长矛兵一时间都很难占据绝对的优势,只是处于进攻位置罢啦!实际上兵没有对高猛产生实质性的威胁,让他真正感到威胁的还是那些冷不防射过来的飞箭,躲避起来相当的费劲,但是要是一朝不留意被飞箭射伤的话,那就会失去战斗力,最终被擒获,因此就必须万般小心地来躲避飞箭。
由于四面八方都有飞箭的射来,这种情况下高猛没有办法只好是左躲右闪,但是这让他的形势变得岌岌可危。没有过多大的功夫以后,他就变得相当被动了,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已经完全无力组织反击。
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成功地杀出去的话,那么失利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在包围圈中的防守是相当消耗体力的,只要稍微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那么败北只是时间问题,想要坚守下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高猛知道想要解除眼前的危机形式那只有一个办法,只要能冲破藤牌手的防守,和长矛兵纠缠到一起的时候危机才能化解。
长矛兵进攻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空间距离的,因为他们本身只能依靠进攻来防守,并没有办法进行单纯意义上的防守,一般不适合近身战,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藤牌手的掩护下发动进攻的。只要高猛能冲上前去和他们纠缠到一起,那么就不会象眼前这样被动了。
其实,高猛并没有想过和长矛兵纠缠到一起就可以占据上风,只是觉得那样纠缠的话弓箭手就没有办法放冷箭了,自己就不用一味的防守了,有精力重新投入进攻,从而缓解防守上的压力。
藤牌手和长矛兵进攻的层次是相当分明的,等于说高猛的整个身体的高度都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内,在这种形势下,他要想突破藤牌兵的防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跳起来,尽量越过敌人的头顶,到他们的而后去,从而打乱敌人的部署。
在这个时候,很显然高猛忘记了敌人是四支队伍在作战,可是一直以来只有三支队伍在向自己进攻,而最后面的斧钺兵好像没有什么动静,这点他是忽略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次他可是棋差一招,这个明显的失误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高猛打定主意后决定地跳起来,越过藤牌手的头顶到这群家伙的后面去。可是就在他高高跃起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先前一直没有加入战团的斧钺兵突然发威,一个个长长的斧钺从空中横扫过来,简直交织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天网。
这时候,高猛终于明白先前斧钺兵为什么不加入战团了,也明白了这群家伙究竟要干什么,那就是做好空中的防御工作,交织成一个不可逾越的天网,让自己压根就没有办法跳出来,一旦跳出来那就必死无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