徊,一边回味兰晓诗的话,一边思考着将来的出路。他韩江林从来都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但是,严酷的现实一次次粉碎了青春的梦想,使他终于落到甘于平庸的心境,没想到兰晓诗的一番话,又一次在他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想起了大学老师曾经说过的一番话:学农的人一般都会与中国社会底层官场保持密切的接触,如果没有纯粹钻研业务的条件,当一个基层的小官吏在所难免。官场政治虽然复杂,无非两个定律,如果不能像大炮一样轰进去,就必须变成瘟疫一样,影响周围所有人。老师举例说希特勒急风暴雨似的政治,就是大炮政治,这个一战中的下士十四年后登上了总理宝座,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炮政治靠掌握话语权,这在基层官场不好运用,所以,在基层官场要把大炮政治和细菌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韩江林几年来所接触的官场人生,发现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冲突。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给什么样的人才提供生存环境。在传统农业社会没有注入现代文明要素的前提下,受过现代教育的专业人才很难找到用武之地。专业人才因为理性地思考问题,处事谨慎小心,如果不能迅速地得到重用,一般受到性格、所学专业的限制,往往被官场定律排斥出局,最终变得碌碌无为。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干部,行为处事不会过多考虑政策因素,更不会受到专业知识或者法律的约束,能够打擦边球,迎难而进,在基层政治中如鱼得水,反而成了有魄力有号召力的象征。加上专业干部往高不成,低不就;非专业干部像万金油。于是,在基层官场政声日隆的干部,大多是中专、党校这些非专业出身的干部。
在乡镇摸爬滚打不过两年,韩江林明显感觉到基层官场政治生态不适宜个人专长的发挥,专业知识正在被非理性的决策消耗和吞噬,再这样碌碌无为,荒废的不仅是专业,更有可能是青春和生命。
父亲过逝使韩江林这只孤帆失去了港湾,迷失在了茫茫的人生海洋,找不到精神的出路。兰晓诗的一番话,使脆弱的帆船遭受风暴的袭击,风帆已然破碎,船体四处损漏,驾驶这样的危船,还能够驶过人生的迷途么?
父亲,我到底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
我将怎样走完自己的人生?父亲,请你在天国中给我明示。
韩江林对着茫茫夜空痛苦地呼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