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物,如屈原,司马迁,以及后来的苏轼等,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受到良好的教育,苦难只不过使他们转换了人生的角色,获得了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生的机会,即使在苦难中,他们仍然衣食无忧,仍然能够有足够多的闲适用来思考写作,使得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历史,朋友间的聚会让你获得休闲有时候,还能够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我在南原没有聚会没有朋友,只在不停地忙碌,把思想全部给了一个一个的策划方案,江林,自己的思想成果却不属于自己,应该痛苦的是我。
凡事经过兰晓诗的嘴里出来,坏事都变成了好事。韩江林一向习惯用悲观的情态思考问题,常常鸡蛋里挑骨头,即使是好事情,经过他的有色眼睛观看,往往带上的悲情色彩。兰晓诗给他洗了脑,变换了思考事物的角度,使他具备了从两个方面思考问题能力,所思所想也就更周全。他庆幸自己找到了兰晓诗。
兰晓诗的话令韩江林心里豁然开朗,笑了,晓诗,我们真该换一个位置,你来从政,当党委书记,好做思想工作,我来搞策划。
兰晓诗得意地说,我本来就是你的党委书记嘛。
兰晓诗回白云,县城的同学提议把聚会移师到他们家。韩江林征求晓诗的意见,兰晓诗总是爽快答应。她鼓励韩江林积极参与这种聚会,她自己却保持着超然的姿态,除了在一边当好服务员,她优雅地坐在韩江林身边,静静地看着韩江林打牌。更多的时候,她坐在一边专心致致地看书。韩江林有时会用一种迷惑的目光打量着兰晓诗,他感觉得到兰晓诗并不喜欢这样的聚会,却能以宽容的心态融入这样的情绪和氛围之中。她怎么能够做到既融入而又能出污泥而不染呢?
聚会散了,不管夜有多深,兰晓诗换上家庭主妇的角色,收拾家里残留的狼籍。韩江林说,你困了就睡觉吧,等明天再收拾。兰晓诗说,早晨醒来看到一个清爽的环境,心情一天就是快乐的,如果醒来看到一个乱糟糟的家,这一天的心情都会感觉郁闷。
韩江林说出了心情的困惑,晓诗,你并不欢喜,为什么同意在家里聚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