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韩江林落选县委常委以后,刘全礼主动找到从省里调任南原市委组织部长的老同学洪晃,反映韩江林的种种好处,组织部派人到南江重新考核韩江林的情况,在洪晃部长和潘副书记的共同努力下,县委任命不是常委的韩江林担任了白云县委组织部长,半年后市委任命韩江林任白云县委常委,二十八岁的韩江林遂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这事之后,干部们来找韩江林签字报销的多了起来。韩江林悄悄问与自己亲近的年轻干部王昌能,说,干部们原找分管财政的刘副镇长签字报销的,现在为什么跑来找我了?
王昌能说,韩镇长好说话呀,人爽快,不拖三拉四,其他领导签发票像签自己钱给干部,抠得不得了。
王昌能说话率真,韩江林笑道,意思我该拖一拖喽,那多费心思多费精神呀。
这属于领导艺术,只有你们领导才懂,我还没有发言权,不过,书生思考问题非常理性,什么事情按规则办,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走的是直线,生活不是书本上的理论,它往往走曲线,比如有人就说,对要求办事的对象,拖一拖才出关系,拖一拖才能产生感情,如果不拖,别人不会在心里反复思考你,揣摸你,没有用心的投入,对你当然就不会重视。
韩江林哈哈大笑,你对生活哲学倒是研究得很透。
王昌能说,在你面前没有必要说假话,我们中专生文凭低,本事小,没有能力研究事业,只能用心思研究人际关系,让自己生存空间大一点。
这点大实话把韩江林打动了,心想,每一个颗人心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啊。
符合报销要求的发票,韩江林都签字,结果这些发票到了财政所并不能兑到钱。干部们讲究实惠,签了字报不了销,对韩江林的议论多了起来。财政所的人都说韩镇长不当家不知油盐此米贵。这些议论多少使他的威信受到一些影响。这些话最后传到韩江林耳朵里,韩江林开始对财政关心起来。以前他了解的是财政收支大帐,现在他决定找刘琪林详细了解财政收入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