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地势高低及城中布防,算是极珍贵保密的东西。陶靖先前曾作为副将守城,对檀城的了解最深,自檀城被夺后,他也在藏身其中,趁夜观察徐耿的布防,于内里各城门守卫之强弱、军资之分布,刺探颇多。
此时就着舆图详细说给定王,徐耿在城中的安排,便是一目了然。
这样的消息于定王而言,自是如虎添翼,当即与众人商议,过后该从何处攻城,何处虚何处实等事。直至夜色渐深,军中晚饭早已造好,众人行事,确实与平常不同。徐煜兄弟打进来时,我带着重伤往附近民宅逃脱藏身,孟博被捉,其他将士或战死或被擒,处境都不好。殿下没能在城外发现他的踪迹,我在城内也没见到他,想必,如今他已在徐煜身边了。”
“徐煜?”定王眸色更沉,“弃城投靠东襄,他好大的胆子!”
陶靖也是眉目沉肃,“陈博虽居高位,在京中却只有妻妾数人,连子嗣都没有,自然少后顾之忧。殿下可知,徐煜身边的监军是谁?”
这消息定王倒不清楚。
双方交战,人马将领的消息都容易刺探,唯这藏在营帐深处不露脸的监军,外人极难得见。
哪怕先前阿殷和常荀捉来的那几个东襄士兵,也都只知主将,不知监军身份。
定王觉出其中蹊跷,亦停了筷箸,“是谁?”
“陈博的舅舅。”陶靖瞧见定王脸上陡然现出的诧异,叹道:“起初我也没想到,后来听到徐耿与副将的闲谈,在檀城内查探对方监军身份和陈博身世,才发现端倪。陈博的母亲是东襄人,当时我大魏与东襄尚未交恶,他母亲随东襄的商队南下,嫁给了泰州一处镖局的镖师。后来镖师丧命,他母亲病死,陈博因为自幼学武,又读过兵书,通过武举入仕。再往后殿下也知道,此人善于处事,升迁极快,这回被东宫器重,来到檀城。”
阿殷闻言,忍不住道:“东宫举荐前,难道就没查过?”
“查也无用。”定王侧头瞧着她,“东宫亲近的多是文官,这回想在武事上做功夫,就有些捉襟见肘。何况陈博在朝堂这些年,确实立了不少功劳,官至高位。他母亲早已亡故,又不算东襄的要紧人物,谁会在意?”
“是啊。”陶靖颔首,“谁会想到,当年那东襄女人会有个成器的弟弟,成了南征军的监军。那边必定也查探过檀城守将的身份,才会在久攻不下之后,想出这样的主意。用人不当加上这等巧合,唉!”
那陈博本就不是坚决勇武之人,那等困境中,会被对方游说投靠过去,也不算太过意外。
气氛一时凝滞,半晌,定王才冷声道:“拿下檀城后继续西进,必要活捉陈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