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农民到市委书记:艳色官途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4章:郑仪仪的担心
    第84章:郑仪仪的担心

    餐后再到坡地,康达旺集团的办公大楼已经封顶,说是大楼不过是六层的楼房。在长沟镇确实算是大楼,又因为建在坡地上,显得很雄伟高大。风吹着,站在楼道上很凉快。这大楼不完全用来办公,在长沟镇这边主要是生产基地,集团的大部分管理层和相关职员分布在市里、省里和县里。

    “热天凉爽,到冬天走在走廊上人受得了?”不知是谁说一句,都是集团的核心人员,金旺跟他们熟但往来并不多,有些管理层人员不知道集团的真正内情,以为金旺是代表县里一方。说这样的话自然是从集团的利益出发的,郑仪仪没有说话。金旺说,“冬天的风向不是这样吹,实在有必要,将走廊做成内阳台结构也可解决这一问题。”

    冬天在哪处不冷?风直接吹也确实让人难受。镇上有这样一条小河,风顺着河吹,也难找到更好的地方。郑仪仪等核心成员的办公点是在市里,主要工作放在集团的发展和扩张上,生产基地虽是重中之重,集团会安排人在镇上盯着。

    到三楼,一间空大的空间,看来这里是用来做厅堂或大会议室之类的。目前收拾得干净,但没有装修,墙面和立柱都还是裸着的。郑仪仪等人到里面站,显得人少。付良栋、邹瑶等人站在郑仪仪身边相应位子,将她的核心位子凸显出来。到这里来不是随意看看的,要对未来集团的发展定下基调。郑仪仪说,“其他的话不要多重复了,从项目的启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都走得比较顺,由此,也证明最初我们选择在君平县长沟镇落户投建项目的决策不错。县里、镇上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工作很实在,也是我们能够顺利走到这一步的主要因素。接下来怎么做,我想谈以下几点:一、生产厂房建设工期早定下了,材料也由相关人员负责落实,最迟后天就到达。材料到了后,要管理到位,也要跟镇上联系,请镇上帮忙看护好,不能出差错。厂房组建本来没什么要说的,但质量是保证,我们的监督也是这里保证的主要环节,都有相应的责任人,要将责任担负起来。二、员工的培训以及有这么些时间,培训过程我也有所了解,从目前看效果不错,但真正进了厂房后,她们还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这跟过程很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我们集团能不能持续地发展前进。我们的管理成员一定要放段,多引导和宣传,让员工接受和适应这种工作方式,这也是我们集团能不能在今年稳定字面的最关键环节,我拜托大家”郑仪仪说着,看向金旺。

    对村里婆娘,集团管理层或许不一定做得好思想工作,但金旺对这些人却熟悉,或许几个主意就能够搞定。镇上和县里没有这方面的职责,但配合与援助集团这边,也是说得过去的。金旺为这事多奔走辛劳,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郑总放心,我跟杨书记沟通吧,到时候镇上会有人过来关注这些的。管理上干部们说不上话,但员工们是干部参与培训的,他们的话顶用呢。”金旺说,没有表示自己一定会参与。金旺知道有风险在其中,到时候肯定也会过来看着的。毕竟是自家的集团,这个集团他自己、老爸、肖氏等都占一定比例的股份,哪会不尽心。

    “谢谢了。我们主要是预防为主,集团用工跟发达地区招工都很多不同,我们的员工不是流动群体,她们之间相互熟悉,更要稳定好员工的情绪。要保障前期的生产势头不能受挫,生产基地哪怕有小小的波动,都有可能让我们全盘输掉。”郑仪仪再一次强调,对老布鞋项目市场还不成熟,自然警惕。

    郑仪仪接下来说了一些集团布局的问题,有些事情要到市里再跟金旺说。

    从坡地下来,金旺和郑仪仪等集团管理层的人分开,找杨立志说先前郑仪仪的担忧。村里那些婆娘在家里野惯了,不受拘束,虽说培训期间对她们也是拘束的,但跟厂子里还是有区别。接受培训时代心态也不完全一样,能不能赚过来真的很重要。只要这些婆娘接受这种管理,她们的忍耐力比起年轻人要强太多。人员的流动也会比较少,对之前的培训不会浪费什么。

    杨立志听金旺说后,表示等真上岗时,镇上会给她们讲明白讲透。在家里做工是自由,但一年家里有多少收入她们也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