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娜能够解释解释那些“配方”原理的话。
文科生被迫文理双修已经很头大了,况且还是她这个战斗系硬生生拧成生活系的,上帝才知道那些化学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
乔治娜不等眼里写着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洛弗先生发问,就借口还要去一趟市场就溜走了。
而今天她的运气似乎格外的好,傍晚时分,塞西莉为她带回了一封来自《泰晤士报》的信件。
“如果不是我需要去取一份文件,恐怕这信还会被留在那里落灰。”塞西莉有些好笑,很显然乔治娜这个小姑娘完全不知道这座城市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专人替主人跑腿取信的,这也侧面证实了一开始伊森对于乔治娜身份的猜测。
乔治娜恍然大悟。
怪不得她寄出去的“大作”迟迟没有回音,原因居然在这里。
迫不及待地展开来信,随信所附的英格兰银行本票首先映入了眼帘,然后是一行行漂亮但不花俏的英文字体:
尊敬的乔治林恩先生,
请允许我诚挚地通知您,您的作品《当你老了》将由本报文学副刊正式刊发,随信已附上属于您的稿酬。
如果您有新作问世,鄙人真诚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拜读。
我们全社翘首以待。
您忠实的,
小约翰沃尔特谨上
事实上,随着这一期《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发行,“乔治林恩”这个名字伴随着诗人那令人潸然泪下的优美作品,迅速在城里蹿红了起来,而这篇诗作得以一夜爆红,恐怕还得归功于那位同为诗人的罗伯特骚塞先生。
那是在伦敦的名人之一、考特尼子爵夫人所举办的一场文学沙龙,小约翰沃尔特为了挖掘有潜质的新人和获得优秀的稿件,在已经得知罗伯特骚塞必将到场的情况下,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现场,果不其然遭受到了前者的奚落。
“噢,我亲爱的朋友,听说你们《泰晤士报》也正打算做一期文学增刊?”青年时代的况下。”
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这角落里的两人吸引了过来,沙龙的主人考特尼子爵夫人略感兴趣地问:“噢,这是发生了什么,两位先生,不妨也让我们听一听吧!”
小约翰沃尔特还未张口,罗伯特骚塞便自持资历地抢先回答:“尊敬的子爵夫人,本人正和沃尔特先生谈到《泰晤士报》筹备中的文学增刊呢!看来小约翰沃尔特这一次信心十足,总算要做一件正经事了!”
他话锋一转,阴阳怪气地讽刺道:“出于一位桂冠诗人的经验之谈,我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意见。那就是沃尔特先生与其煞费苦心在年轻人里大海捞针,不如首先学会尊敬那些德高望重的智者,这或许对于他的帮助更大。”
“噢,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子爵夫人打了个圆场,“但年轻人的激情也总能令人耳目一新。”
小约翰沃尔特附和道:“您说得对极了。本社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