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靠太阳”的对联。
西厢房和北屋通间里都放着一大水桶玉米面粥,一笼屉白面馒头、一盆凉拌菜。一张桌子上放着碗、筷、盘子。有专人给大家盛饭、盛菜,分馒头。
人们都排着队等候着,盛过一轮儿以后,谁不够就自己去盛,想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耽误出工,吃多长时间也没人管。
不过甭担心吃不上,伙房里做的有富余,人吃完了剩下的喂猪,干粮则留在下顿吃。
王晓华-梅他们来到时,人们已经排好队领饭了。一共三个领饭口:西厢房、北屋通间和伙房。排队的人基本差不多,他们排在了西厢房的队尾。
王晓华-梅扫了一眼排队的人们,大多数都有印象,很多人都能回忆起二十多年以后的相貌。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的。不过,这时的人们面色都很红润,精神很好。
不知是王晓华-梅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还是昨天晚上的事大家都听说了,都纷纷朝她望来。
“嗬,变样儿了!”
“还别说,这一梳头洗脸,还真显俊巴了!”
“看着也不怎么傻了!”
“傻就是傻,打扮打扮还能变灵透?”
“我是说看上去!”
“也许调教少,调教调教可能还好些!”
“谁调教?一个亲人也没有,二瘸子那个德行,还会调教孩子!”
“哼,他不怎么样孩子就是万幸了!”
“嘻嘻嘻……”
“哈哈哈……”
人们的议论王晓华-梅并不震惊。因为这具小身体傻,人们才这样面肆无忌惮地当面议论。她也不想表现的太突兀,仍然用傻傻的大眼睛望着人们,一言不发。
循序渐进,给人们一个接受的过程,免得人们说自己妖异。
其实她不知道,就是她不伪装,望出去的眼神也是直直的。占据了人家的身体,要想改变人家的表情,也得有个过程不是。
让王晓华-梅,撇着嘴问王秀春。
王晓华-梅心里“咯噔”了一下,忙底下头喝粥。
“昨天晚上她继父打她了,半宿里,我奶奶把她领我家去了。是在我家里睡的。”王秀春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