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分卷阅读121(2/2)
希望白头发老奶奶算的卦准,这一回却希望不准。他真希望能把提留要回来。六、七千斤呢,省着吃能吃两个月。

    要是要不来,白头发老奶奶再不给,或者给的少了,这个蜡可就坐大发啦!

    这时,王店村各个生产队都没粮食吃了。在一次村委会开各小队队长会议的时候,各队队长们都联合起来,一块儿向大队反映,要求大队向公社要回过去上交的提留。

    大队支书去了公社,却被公社书记骂了一顿:“你们是种地的,却跑来给公社领导要粮食?公社是种粮食的地方吗?别说公社里,就是县里、署里,也种不出粮食来。

    “种粮食的向不种粮食的要粮食吃,我说你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别有用心。”

    村支书为村里的事受了气,自是要发出来,回来把各队队长骂了个狗血淋头。

    队长们挨了村支书的骂,一个个腿都软了:骂是小事,不返还提留,这一大春天吃什么?

    没有办法,王贵兰只好命令伙房把窝头小了再小,最后成了名副其实的牛眼窝头,一口就能吃完。

    仍然是大人两个,小孩子一个。大饭量的人连半饱也吃不了。人们的怨言更大了。

    队长王贵兰也不解释,任人们磨叨。因为他越解释,人们的怨气就会越大。

    尽管有牛眼窝头吃,人们连半饱也吃不了。便到处找去年扔的烂白菜帮子、根达菜疙瘩、地里刚刚钻出来的野菜芽儿,洗净剁碎,到食堂的大铁锅里煮熟,掺在稀粥里吃。

    来伙房煮野菜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队长王贵兰、保管郑金栋的女人,也端了野菜来食堂里挨个。人们你吵我嚷,你争我夺,伙房里经常乱成一锅粥。

    有的都快做晌午饭了,还轮不到她煮早晨的野菜,气得在庭院里跺着脚地骂。

    母亲马惠恩也端着洗干净的野菜来食堂煮。

    腊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没有金手指,弄不来更多的粮食,而自己手里的粮食又有数,只能一点儿点儿往外随,而且随一点儿少一点儿。

    但腊梅清楚,就是这个生活水平,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母亲那边她手里倒是有粮食。去年折腾买卖赚了一千多块钱,她全给他们买成了玉米,就是预备着今年春天添补他们的。食堂已经吃不饱饭,到了往外添补的时候了。

    现在家里没有锅灶,要添补,只能自己在前世自己租赁的家里做熟了,再往这边拿。

    好在现在天气还不热,空间通道也有保鲜作用,蒸一锅干粮能吃几天。

    更难得的是,前世自己租赁的家,就是现实中老家东边的闲院儿。腊梅只需在空间通道里来回穿过,就能从前世来到现实中老家的东边——也就是后来自己的家、五十年以后王贵勇租赁给自己的宅院。

    闲院儿是在胡同头上,很少有人经过,这又为腊梅来回穿越提供了隐蔽场所。然后再从大门里进老家,方便的很。

    腊梅在前世加工了几十斤玉米面,用前世王晓叶给的面粉做酵子,用温开水把玉米面烫一下,和上发开的稠酵子,略饧了饧,蒸了一锅发面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