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58
    三百块钱的债务。

    而这时,腊梅手里的小旧衣裳生意也告一段落。剩下的几身,实在卖不出去了,只好留给母亲秋后打袼褙。

    她所能做的,就是每天想方设法在城里的餐厅餐馆里收集剩菜,保住大食堂里每晚有一锅混肉菜汤。

    父母亲和郑存梁家,有几样熏肉。另外,运气好的话,还能给他们一兜小馒头。在大饥荒之年,两家倒也没怎么挨饿。

    大饥荒扔在蔓延,各处都在死人。十一队的人们虽然每晚都有一碗混肉菜汤、几块儿干馒头块儿,有铁锅可以做面糊菜。但仍然吃不饱,人人饿的面黄肌瘦。

    进了五月以后,腊梅储存的粮食彻底随完了。

    而这时,王店村的大饥荒闹的正凶:到处断炊,每天都死人。一开始,还有口博棺材,亲戚朋友送殡。到后来,就只有箔卷席埋。一家子哭哭,用牛车拉出去,挖个坟坑一埋完事。

    十一队最先死的是朱能吃。他不能算是纯饿死的,但也因为营养跟不上。

    自那次与王大肚打赌吃馒头撑破了胃,落下了病根,只能吃稀软的食物。队上为了照顾他,每顿饭都多打给他一碗粥,或者热面汤。但由于粥越来越稀,热面汤也没有了,他的营养就跟不上了。

    混菜有营养,他却不能吃。吃了就胃疼,还闹肚子。耗来耗去,耗成了一把骨头。终于在饥饿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出殡这天,十一队上的人们都去了。都为他的去世感到惋惜,也后悔当初怂恿了他。如果不让他们比赛,或者半路里阻止住,也不至于让他把胃吃坏。

    有人提议用牛车拉棺,王大肚不同意,非要人抬。于是,用四根木头绑了一个杠,拴上四个木棍,做成一个八人抬的冥轿。

    按风俗,冥轿只要抬起来,就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坟上。但中间可以换人。

    有人要替王大肚时,他却不同意,一个人一直抬到坟地里。

    埋好坟人们都走了以后,王大肚一个人在坟前坐到黑。想着当时比赛吃馒头的情景,后悔的直拍脑瓜子:

    傻呀!那么好的粮食,被两个人的傲气糟蹋了。搁到现在,一队上人能吃一顿饱饭。

    真是天做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呀!这是那时糟蹋的太多了,老天报应来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生产队时期的钟声

    干旱越来越严重,地里到处都是裂缝,寸草不生,更甭说野菜了。人们的生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腊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她此刻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所能做的,也只有从前世折腾点儿东西来,帮助一下十一队上人们。

    但也没有别的,出了收餐桌上的剩菜,再就是到集市上拣拾人们扔掉的老菠菜、被晒蔫儿卖不出去的叶菜。

    有时也花一、两块钱,包圆儿人们挑剩下的、不好卖的半篓或者一堆剩货。如土豆、葱头、西红柿。

    虽然破,拿到现实中,人们还宝贝的了不得。看见的,没有一个不要,有多少也是一抢就完。没抢到的,还为此而撅着嘴。

    但,拣拾和包圆儿并不是集集都有,有时一连几天,一点儿收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