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港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分卷阅读33(2/2)
清楚,又主动提出一件事:“我想把天娇的股份多分你一点。”

    陈敏娇有些诧异,“为什么?”

    她和杜风的赌约都还没有完成,这个人怎么就急着给她送钱了。

    “因为你值得。”杜风敛去了平时的嘻嘻哈哈和流里流气,认真地说。

    他从陈敏娇的策划中就看出来了,这个女人,有能够与野心相匹敌的实力。为了能够将这样一个人才牢牢地攥紧在手里,适当地放出利益,是应该的。天娇影业,不,应该说是天娇集团。如果没有陈敏娇,就算他手上有再多的钱,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点子,能够价值千金。

    杜风早就把合同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着陈敏娇一个点头。

    原本陈敏娇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安稳,求一个乱世中的平静。然而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却是撼动乱世的未来权力。

    人往往不会提前预知到自己的道路。

    就像陈敏娇,本来打算去麦当劳打小时工的她,现在,手握了40天娇集团的股份。她和杜风,四六开。

    前期的收入陈敏娇一概不要。她只要《捉鬼靓女》上映以后的一切分成。这是她的骄傲,也是她领取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

    股份的事情解决,杜风想起另一个问题来。

    “《电影杂刊》,你觉得如何?”杜风企图寻求陈敏娇的意见,“我打算按照你的规划,尽快建立一本属于香港人民的自己的电影杂志。”

    陈敏娇思索片刻,问:“那报纸呢?不如再开个《每日港影》,提供香港电影的资讯。面向普通群众。而《电影杂刊》则半月一期,汇杂两岸三地的专业影视信息。”

    在港澳未回归之前,还没有海峡两岸的说法。为了让杜风理解,陈敏娇采取了旧说法。

    杜风有些不赞同:“两岸三地,台湾我理解,但是内地,有必要吗?更何况,现在的内地,根本无法深入去获得采访资源。”

    内地像是一座封闭的城,从没有像香港和台湾,打开过自己的门。

    “要有长远目光。”陈敏娇不退让,坚持自己的想法,“迟早会打开的。如果到时候才做准备,有可能会错失先机。你想过吗?内地的电影市场一旦打开,那将是一座宝藏。”

    改革开放,已经不远了。

    杜风退步,在电影方面,他的确不如陈敏娇有想法。他是个纯粹的牟利商人,而陈敏娇却是个在意电影行业发展的影人。

    他只好说好。

    第22章

    二十二

    “神秘新戏开拍,或再成烂片。”

    “成为港姐后她却做了这一行……”

    “从花瓶到电影制片与主演,她到底在想什么?”

    7月23日,香港的小报充满了这样的报道。

    然而这样的报道的出现绝不是巧合,是陈敏娇一手策划的营销手段。由于前期筹备时间的骤然缩短,《捉鬼》剧组7月22日就正式开机了。

    开机仪式很简练,但是也足够的尊重。港人重风水和拜神,这样的开机风俗是无可避免的。36的摄影器材被红布遮盖着,录音设备由于带杆而只是用红条捆上了蝴蝶结。砍了一半的乳猪头被搁置在桌子的正中央,香火缭绕着,水果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边。

    导演说开机,摄影掀开机器的红布,其余主创一同持刀切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