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
    《清平乐》作者:常叁思

    文案

    平生意,说不尽。

    提示:

    1、一个假的破案故事,在我看来结局是be,请菇凉们注意,鞠躬~

    内容标签:强强三教九流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意阑,知辛┃配角:江秋萍、寄声、王锦官┃其它:破案,悬疑,江湖

    楔子

    安定十一年,风调雨顺、边疆安稳,端看是一副太平盛世。

    天子龙颜大悦,召顺天府学主理祭天事宜,不料冬至未至,民间却出了几桩有碍圣听的虚迷诡事。

    据传,在任阳县的风筝会、崇平城的社戏、榆丰镇的药王集和饶临郡的重阳节上,皆凭空冒出了会写字的骷髅骨。四具高矮不一、异地而处、出现时间也不同的白骨在众目睽睽之下,各自在空中画出了一个绿粼粼的“冤”字。

    事出反常,又过其三,经过市井民间口耳相传,是年小阳春已闹至人心惶惶,连黄土都埋不住的冤情,试想该有何等的深重?

    这么一想,那些眼窝空洞的支棱白骨在可怖之余,又多了几分可怜的色彩。

    四地长官或畏惧鬼神之力,或忌惮百姓口无遮拦,在追查上用了十二分的心,可查来查去,说案犯是鬼,他们自己都觉得可笑,说案犯是人,却又找不到蛛丝马迹,只有那些白骨上雕刻的生平与冤屈。

    驻地长官们起初并未以为意,因波及在朝官员,追查难以为继,便将其批注为悬案,一应卷宗各自封进了属地的衙门。

    可时人心惊胆战又忍不住议论纷纷,不多时,街头巷尾的评书馆里“白骨伸冤案”的版本就成了过江之鲫。

    有的先生说,这是稀世奇冤,不平难散。

    有的又说这是雕虫小技,装神弄鬼。

    更有的煞有介事,说他听高人透漏,这事里还有玄机。从三月到九月,每隔两月出骨一具,又及任阳到饶临,从地形图上看来是逼向京都之势,所以高人推测有可能十一月冬至,在都城江陵或许也……

    第三个版本最意味深长,因此也最家喻户晓。

    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等闲谈上达天听之后忽然就成了大不敬之罪,明君治下,哪来的冤屈横行?

    说书人因此获罪,天子震怒不休,责令刑部以两月为期破获此案,携案犯人头来见。

    刑部速速举荐出提刑官及副将赴任,然京都至任阳千里迢迢,案件又涉神涉鬼,两月之期倏然流逝,主审者因一筹莫展而斩获大罪,天子深觉权柄遭受挑衅,一时朝中人人自危,唯恐提刑官的好事花落自家。

    第1章上任

    十一月廿五,亥时七刻,黎昌监司府。

    门户大开,烛影摇曳,凝滞的沉默蔓延许久之后,左侧太师椅上的老者忽然动了。

    他将右手伸出去端茶,触到盖碗才发现余温尽去,茶汤里泛着一层看不见底的黯淡,就像他儿子的前程。

    “前程”二字像一柄利剑,倏忽刺痛了老者的心,他眼帘抖动,面上浮现出悲哀之色。

    想他李真官居从三品,主理司狱司一十三年,虽然谈不上权倾朝野,但也不是无名小卒,可甫入局中,他才惊觉自己也不过是块鱼肉,无力抗争,只能引颈就戮。

    今夜无星无月,天空不明朗,李府丞的心绪似乎也静定不下来,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